2024年12月20日
第10版:10

管住“价格刺客”

本报评论员 李晨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家庭维修服务已成为许多市民不可或缺的生活需求。然而,当“上门维修”变成“价格刺客”,消费者的权益便岌岌可危。近期,多起维修服务中坐地起价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维修市场诚信缺失的广泛关注。

(据12月17日《沧州晚报》4版)

“上门维修”变“价格刺客”并非个例,而是维修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商家在线上低价引流,线下却巧立名目、隐性收费,让消费者在急需服务时陷入被动。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更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和诚信体系。

维修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商家和消费者应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交易。然而,一些商家却利用消费者不懂维修流程和材料成本的信息不对称,肆意加价,甚至进行价格欺诈。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道德,更触犯了法律法规。

面对“价格刺客”,消费者并非束手无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和单方违约行为。因此,当遇到在维修服务中坐地起价的情况时,消费者应坚决说“不”,并及时保存证据,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执法力度,对违规商家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效的市场震慑力。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维修服务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推动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

长远来看,管住“价格刺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商家应坚守商业道德,诚信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监管部门应履行职责,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公平、透明、诚信的维修市场环境,让“上门维修”真正为消费者贴心服务。

2024-12-20 本报评论员 李晨光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50328.html 1 管住“价格刺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