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冬至,今又冬至。北京时间12月21日17时21分将迎来冬至节气。从这天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
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大约自南北朝起,我国民间就已有从冬至起数九个九天的习俗,意在消遣寒冷的冬天,期盼温暖的春天,称为“数九”。唐宋以后,“数九歌”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其中,在北方地区流传至今、耳熟能详的“数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是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产物,代表了自隆冬到阳春各种物候现象的变化规律。这是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数九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安排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冬至,虽是寒冷冬季的开始,但也意味着春天不远了,正所谓“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所以到了明清时期又出现了不同种类的“九九消寒图”。再后来,民间又创新出“九体消寒联”等方式来消磨漫漫冬日。
数九寒天,你会怎么数九?不论是传袭古法还是另辟蹊径,都会别有一番乐趣。去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