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弦竞发杂敲梆,西曲二黄纷乱哤……
选一段纹理顺直的竹筒,筒内精心挖膛,筒外细细打磨,钻、烤间,琴担和琴筒契合得严丝合缝。
在献县县城一处静谧的屋内,昏黄的灯光洒落在满桌的工具上,东侧靠墙的桌子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百余个烧过的竹筒。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献县传统京胡制作第五代传承人张俊涛轻轻拿起一个竹筒,置于案前。接着,他又转身拿出一根特制的铁丝,开始挖制琴筒的内膛,沙沙之声,似是竹子在低吟着古老的歌谣……
1
弦韵悠扬
两百多年前,徽班进京,京剧兴起,京胡便与之相伴相生,成为京剧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其声或高亢激昂,如壮士悲歌;或婉转低回,似佳人幽诉。
京胡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京胡由琴担、琴筒、琴码和琴弦等部件构成。
“京胡的前身是19世纪中叶的软弓胡琴。在20世纪初,我们的师祖、京胡制作大师洪广源先生在传统京胡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并最终定型了这款闻名遐迩的京胡。”张俊涛介绍说。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良,洪广源制作的京胡以其卓越的音色和精巧的工艺崭露头角。在一方舞台上,这款京胡奏响了动人心弦的旋律,见证了悲欢离合的戏中岁月。
1960年,同在北京民族乐器厂工作的许学慈成为洪广源的亲传弟子,全面传承了洪广源京胡制作技艺的工艺流程。此后,这款京胡成为众多京剧艺人手中的挚爱。
与传统京胡不同的是,他们制作的京胡琴担并不是笔直的。“京胡在常年的演奏过程中,由于琴弦的拉力,日积月累下来,琴担会向一侧弯曲,会出现音准偏差、调门吃力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将烤过的琴担放在特制工具里调到合适的弯度。”张俊涛介绍,“根据竹子材质的不同,琴担的弯度也有所不同。”
2
因戏结缘
年过花甲的张俊涛出生于一个梨园世家。他便是在这浓郁的戏曲氛围中,与京胡制作结下了不解之缘的。
受家庭氛围影响,张俊涛从小学习戏曲。学戏之余,张俊涛最喜欢守在琴师身旁,看着他们手握京胡琴弓,推拉间奏出一曲曲悲欢离合。
“在献县评剧团工作了很多年之后,我又到献县针织厂上班。换了不少工作岗位,心里头却一直最喜欢拉京胡。”张俊涛说。
因为喜欢,他开始自己琢磨制作京胡,可是制作出的京胡无论音色还是音调都十分不佳。
于是,张俊涛开始四处寻访京胡制作的名师,想要学习专业的京胡制作工序。1997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张俊涛跟随曾在北京民族乐器厂工作的吴建军学习京胡制作。
学艺之初,张俊涛便深知此行不易。他每日清晨即起,打扫庭院、准备工具,而后便跟随师父学习选竹材,打磨、掏膛,每一个工序都需反复练习。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张俊涛技艺日益精进。
在学习蒙皮工艺时,张俊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就是极为严苛的选蛇皮眼光。
“琴筒蒙皮,我要选取大小适中、质地坚韧、纹理清晰、生长周期为3年左右的湖南乌蛇皮。蒙皮时,张力的控制更是关键。”张俊涛说,蒙皮工序是考验技艺与经验的关键环节。
除了选取优质蛇皮,凭借精妙技巧使其紧绷于琴筒之上,张力恰到好处也至关重要。如此,方能在琴弦振动时,产生那清脆明亮、穿透力极强的独特音色,似林间鸟鸣,又若幽谷泉吟,声声入耳,动人心弦。
张俊涛经过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新开始。
寒来暑往,岁月如梭。张俊涛在师父的教导下,逐渐掌握了京胡制作的精髓。
3
弦歌不辍
“制作一把京胡,需要三四天的时间。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儿。这做京胡可急不得。”说话间,张俊涛将琴担插入琴筒,双手堵住琴筒一侧,用力向里吐气,以检测琴筒和琴担之间是否严丝合缝。
除了在制作技艺上精益求精外,张俊涛在选材上也十分讲究。“京胡的原材料一般都用生长年限在5年左右的紫竹或贵妃竹。竹子除了大小粗细适合外,采伐后还要阴干放置5年以上才能用。”张俊涛指着身后一排排码放整齐的竹筒说。
为了找到合适的竹子,张俊涛多次前往福建等地,到农户的竹林里,一根一根地挑选竹子。
“这竹筒的存放也特别讲究,温度、湿度不合适的话,时间一长,竹筒就开裂了。”张俊涛说。
张俊涛家的地下室就是他的工作室。“别看我这个工作室其貌不扬,我在这里做出来的京胡,可得到了不少琴师的称赞。”张俊涛提起自己制作的京胡,满脸喜悦。
有一位陕西的琴师,特别认可张俊涛做的京胡。几年来,他先后买了12把出自张俊涛之手的京胡。
不久前,张俊涛收到了一段音乐会的视频片段。舞台中央,一位琴师正在表演京胡独奏。张俊涛一眼就认出,琴师手中握着的京胡就是自己制作的。
“每次看到我做的京胡出现在舞台上,心里就特别激动,好像自己也登台表演了一样。”张俊涛兴奋地说。
作为非遗文化传承人,张俊涛深知,非遗传承之路充满挑战,但他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京胡制作人才。
“如果你真心喜欢这项技艺,欢迎来跟我学做京胡。我会像我师父那样,毫无保留地教你。”张俊涛说,他希望自己能出一份力,让这弦上的乾坤,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奏响那悠扬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