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史
任丘400多个行政村中,有300多个是明代建立的,占全市行政村的将近80%。远道而来的移民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垦土地,发展经济,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明洪武、永乐大移民
中国古代移民基本分为两种:官方移民和自然移民。
官方移民是指政府由于政治、经济、军事诸多原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移民。自然移民则多是因为躲避天灾、人祸、战乱等,社会各阶层自发迁徙。
无论从时间、地域上,还是从组织、规模上来说,明朝移民都为中国移民史之最。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在这近50年时间里,明朝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官方移民共有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
为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朱元璋在全国实行移民屯田,由此拉开了明朝大移民的序幕。
明洪武年间移民、屯田和奖励农耕的一系列政策使中原地区农业生产得到初步恢复。
但持续长达三年之久的“靖难之役”,加剧了中原地区荒无人烟的局面。也正因为如此,形成了继洪武移民之后更大规模的永乐移民。
移民从哪儿来
现在任丘人的祖先,据史书、家谱、碑刻等资料考证,除一部分原有土著居民外,移民大多来自以下几个地方。
一是来自漠北(今内蒙古)一带。《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四年(1371年),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扫平北方后,将迁徙到北平山后(燕山山脉北面,今内蒙古一带)的百姓分散到北平附近各卫府。凡为军户的,政府给粮食。凡为农户的,政府还给予田地。之后,政府又让沙漠附近的百姓 32860 人,到北平周边各地屯田。
明政府这次迁移的“山后之民”和“沙漠遗民”,有一部分人迁到了任丘一带。任丘青塔、鄚州的《曹氏家谱》记载:始祖呼拉氏,本为沙漠民,迁任丘后为军户,后因军功,赐姓曹氏。曹姓族人众多,主要分布在任丘青塔乡、苟各庄镇、吕公堡镇。甚至有人认为,以青塔为中心、方圆百公里内的曹姓应该都是曹氏后人。
二是南方大户。明朝初年,朱元璋考虑到中原人口稀少,下旨将江浙一带富户,迁移到河北屯田。朱棣做皇帝后,为了充实畿辅,下令再次迁移南方富户。这样的情况下,南方一些富裕人家,不得已被迫迁到河北一带来开荒屯田,历史上称为“徙大姓”。
肃宁武垣城《黄氏族谱》记载,其祖先为浙江处州府遂昌县人,明初“徙大姓”迁至此。然后分支又外迁,一支迁至任丘古鄚州。这些“徙大姓”过来的人家,由于家境殷实,善于经营,并且都崇尚读书进仕,所以大多成为了“耕读人家”或“书香门第”。
三是承德小兴州人。小兴州就是元代的兴州宜兴(今承德滦平)。据记载,“洪武中,小兴州屡遭侵患,诏尽徙其民入内地”。永乐初年,小兴州继续向内地移民,这里的内地就包括人少地多的任丘一带。
现存的族谱、碑刻对此多有记载。鄚州《朱氏家谱》记载:祖先为小兴州人,明初集体迁来鄚州居住。陈王庄《李氏家谱》记载:“洪武四年奉诏,由古北口外小兴州迁至任丘县城西金沙岭陈王庄”;东庄店《赵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元年(1403年),从坝上小兴州迁来。因村东有一客店,很兴隆,起名叫东庄店。
四是山西移民。说到山西移民,人们必然会想到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其实,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并非只迁移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移民聚集地,迁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主。
山西移民的后裔,经过了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地何村,但都记得“大槐树是故乡”。任丘市部分村子的村民是大槐树处移民的后裔。辛中驿镇的南张庄村就建于明朝永乐初年,由山西洪洞迁来张姓人家定居,故名张家庄,后更名为南张庄。
青塔乡的前赵各庄和后赵各庄两村的《李氏家谱》记载: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洪洞迁来李孝先、李仲先兄弟二人,李孝先建庄于赵王河南岸,故名前赵各庄。李仲先建庄于赵王河北岸,故名为后赵各庄。
明代大规模移民使任丘户数增加,人口迅速增长,农田也得到了开垦,大片荒芜土地得以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