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在一年当中,没有哪一个月的阳光,会像冬月那样招人喜欢,又引人追逐。
冬月的太阳不似夏季那样热烈,也不像腊月那样吝啬。它每天都会按部就班地升起,将阳光温柔地打在人们的身上,让人觉得亲切、舒坦、惬意。
冬月里,最适宜取暖的地方,当属村子里的那些老墙根。厚重的老墙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经年的风吹雨打,让它们看起来颓败、苍老、暮气沉沉,又夹杂着时光远去的斑驳与风霜。它们见证了村子从贫穷到富裕,从热闹到落寞的全部过程,但依然安静地守候在村子的一隅,忠诚、顽强、死心塌地。
早起,初升的朝阳暖暖地打在老墙根下,一寸一寸往上爬。最先出现在老墙根下的,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张大爷。张大爷的右腿在打仗时落下残疾,走路时气喘得非常厉害,像一只年久失修的老风箱。
早些年,张大爷身体还比较硬朗的时候,我们都喜欢挤在老墙根下,津津有味地听他讲打仗的故事。张大爷说,自己的腿是被敌人的炸弹炸伤的,当时弹片嵌进肉里,生疼,他咬牙硬是用刀子将弹片挑出来。那一年,张大爷还不满18岁。我们听后,全都对张大爷投去无比敬佩的目光。
随后出现在老墙根下的,是留着山羊胡子的朱秀才。朱秀才读过几年私塾,肚子里装满了墨水,是我们村里的能人。我们当时都觉得,长大后能成为像朱秀才那样的能人,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随着太阳的逐渐升高,老墙根下面的人越聚越多,有端着大碗吃饭的,有抱着孩子玩的。当然,更多的则是来到老墙根下晒太阳的。人们热烈地讨论着东家长西家短,一会儿说谁家的小子该讨媳妇了,一会儿又说谁家的闺女该出嫁了。
冬月的日子,对村里人来说是难得休憩的好时光。此时,田里的小麦正在冬眠,不需要操心;秋季收下来的苞谷,也都颗粒归仓。至于养在圈里的猪们和院子里的鸡们和鸭们,也都吃饱喝足,惬意地晒着冬月的暖阳,甚是舒坦。
冬月的日子虽然美好,但禁不住晒。在晒着暖阳的间隙中,日子过得飞快,暖阳也不像从前那样勤快了,来得晚,退得却早。
农人的日子,就这样在袅袅升起的炊烟中,在鸡飞狗叫的喧嚣里,慢慢地,缓缓地,次第老去。岁月静好,人间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