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小硕会背《弟子规》了。”“我们的小霏当选数学课代表啦。”……11月21日,沧州市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协会的志愿者们,在微信群里“花式晒娃”,引来赞声一片。
其实,志愿者们“晒”的娃并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而是他们一对一帮扶的孤困儿童。志愿者们化身“爱心家人”,来到这些孩子身边,用爱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一对一帮扶
102名孤困儿童
沧州市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协会是一个民间公益组织,专门帮扶孤儿、事实孤儿、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服刑人员家庭儿童、特困儿童等。目前,协会有380余名正式志愿者、1240余名预备志愿者。
志愿者们深入走访了全市297个村庄(社区),摸排出195名符合帮扶条件的孤困儿童,已对其中的102名进行一对一帮扶。
捡垃圾的“小邋遢”
变成“书香小绅士”
11岁的小硕(化名)家住泊头市寺门村镇某村,爸爸离世,妈妈患有精神疾病。一家人靠低保金和小硕哥哥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生活。
小硕的妈妈每天带着小硕捡垃圾,不让他上学。亲戚、村干部等想为小硕提供帮助,都被他的妈妈拒绝了。
“那时小硕衣衫褴褛,眼神空洞。”回忆起今年3月初见小硕的场景,志愿者赵玉霞心疼不已。
小硕的妈妈病情发作后,拒绝志愿者上门。志愿者不放弃,和小硕哥哥一起反复劝说,小硕的妈妈才同意让小硕上学。
赵玉霞与小硕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后,帮助他开启了新生活。小硕因为好久不洗澡,身上异味很大。赵玉霞不嫌弃,给他来来回回搓洗了3遍,还为他理了帅气发型,让他换上新衣新鞋……看到镜子里全新的自己,小硕笑了。
经过志愿者帮助,小硕来到一家寄宿制私立学校读书。学校一放假,赵玉霞就把他接回家照顾。
小硕一度学习吃力,缺乏自理能力。赵玉霞不厌其烦地为他讲习题、讲常识,动员自己的孩子教他洗漱、洗衣等生活技能,和他交朋友。志愿者牛全敏是老师,也主动为小硕辅导功课。
小硕爱吃白菜,赵玉霞专门做白菜炖肉、白菜馅饺子等,换着花样给他补充营养。
为了让小硕的妈妈温暖过冬,志愿者们捐出5000元钱,联系工人粉刷墙面、安门窗、做吊顶,将小硕家里装修一新。
在爱心滋润、书香浸染下,小硕逐渐变成了知书达理、心怀感恩的“小绅士”。看到他的变化、成长,赵玉霞心中幸福满溢。
要辍学的“叛逆少女”
变成了优等生
“我不上学了!”今年3月,志愿者吴洪敏来到南皮县乌马营镇13岁女孩小霏(化名)家中走访时,她正在闹脾气、摔东西。
小霏的爸爸、爷爷因病丧失自理能力,妈妈去世,弟弟11岁,奶奶患有心脏病,爷爷的老母亲也跟着他们生活。一大家人靠低保金和小霏的奶奶打工挣钱度日。
因感到前途无光,小霏非要辍学打工。妈妈去世后,她的成绩一落千丈,在班里排倒数。
吴洪敏和另一名志愿者分别与小霏和她的弟弟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我要让你跟有妈的孩子一样!”吴洪敏拉着小霏的手深情承诺。
每隔一段时间,吴洪敏等志愿者就备好食材去小霏家做“暖心饭”。第一次聚餐时,大伙儿你擀皮,我包饺子,他剥蒜,忙得热火朝天。“真好!家里好久没有这么欢乐了。”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小霏感叹道。
经志愿者联系,小霏小学毕业后在县城一所寄宿制初中上了学。吴洪敏坚持每天检查小霏的各科作业,还买来教辅书挑易错题让小霏做,帮助她补齐短板。每逢学校放假,吴洪敏还领着小霏游公园、吃大餐……
在吴洪敏的陪伴、鼓励下,小霏刻苦学习,从后进生变成了优等生、班干部,性格也开朗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