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崔儒靖)近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打造乡村振兴沧州样板,“旅游+农业”模式成为一大亮点。目前,我市“美丽休闲乡村”已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创收约9000万元,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助力农民增收。
我市聚焦奶业、精品肉类、中央厨房等产业,通过项目建设、产能品质提升及全产业链打造,实现了全面升级,并培育了5个国家级产业强镇。同时,集中发展粮油、蔬菜等7大主导产业,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20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77家,并培育了多个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此外,我市充分挖掘地方资源,重点打造吴桥杂技大世界等旅游景点。青县司马庄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7条休闲农业线路入选省级休闲农业线路,数量居全省之首。通过“旅游+农业”模式,我市“美丽休闲乡村”已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创收约9000万元,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我市还聚焦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开展攻坚行动,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目前,全市5659个行政村已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全覆盖。此外,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四好农村路”建设、村庄绿化提升行动等也在稳步推进中。
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方面,我市以大运河文化带为中心,分级创建、成片推进,已创建多个省级、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其中,吴桥古运河畔、肃宁尚村镇等地成为典型样板,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