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我等单位班车时,看时间还早,就顺便在旁边的早餐店买了个煎饼。付完账后,我便原地刷起了手机,从天气预报、支付宝的“农夫果园”到娱乐八卦,几乎忘记了时间。
“哎,我说你这个姑娘,让一让啊,别人都等着呢!”有人轻轻拍了我一下,我茫然地抬起头,是一位头发雪白的老太太。她皱着眉说:“我都喊你三四遍了!后边的人在等着买煎饼呢,你往旁边走一走啊……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有了手机就什么都不顾了!姑娘,还是少玩手机吧,耽误事,对眼睛不好,还不安全。走路要专心!”我本来有些反感,心想,我不就是走了个神吗,我都说了“不好意思”了,她怎么还教训起我来了?
我登上班车后,跟班车司机马大姐抱怨这事。马大姐是从公交公司退休的老司机,性格大大咧咧。她说:“呵呵,多听听老年人的话也没错。记得我以前开车时,一个宝妈带着个一两岁宝宝在路边玩,宝妈光低头玩手机了,她的孩子向我的车跑过来,幸亏我刹车及时,不然不敢想象。刚才说你的那个老太太说得有道理,被她教训两句也无妨。”
马大姐的话不无道理。我又想起一些被陌生老人教训的往事,且多数颇有裨益。
那还是初春时节,阳光明媚,我去公园散步,为了防晒,我不但戴帽子,同时还打伞,且一年有三个季度都是如此。那天,我正打着伞踽踽独行,冷不防,伞被人从后面扯了一把,我一下子暴露在阳光里。回头一看,也是一位老太太。不等我质问,她便说:“这么好的春天,晒晒太阳能补钙!看你面色苍白,一看就不常晒太阳。多见见阳光,心情也好!”阿姨见我不悦,补充说,她是医院的儿科大夫。
后来,我便渐渐习惯了在阳光柔和时不遮不挡,在暖阳中散步或慢跑,心情真的会格外明朗、愉悦,身体也日渐轻盈、有力。
在我们小区,我还有一位“忘年交”“老闺蜜”——60多岁的陈阿姨。陈阿姨曾在一家事业单位做会计,头脑清晰、敏捷。她常常给我传授如何经营家庭,如何对待“七年之痒”,并在我钻牛角尖时劝我冷静、理智,帮我避开了不少隐藏的暗礁。
“家有一老,如同一宝”,看来,不但要多听自家老人叮咛教育,而且不妨虚心听听陌生老人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