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第04版:04

摄像头探测器热销

酒店能否担起防偷拍之责

酒店、民宿如能积极履行防偷拍责任,无疑会给旅客留下更加安全、可靠的印象,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旅客选择入住。

今年8月,网友晓晨(化名)入住内蒙古包头一酒店发现房间有摄像头,当她曝光此事并写下差评后,收到了一份民事起诉状。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酒店偷拍事件中,住客和酒店之间的“冲突”不断上演。

女子发现摄像头给酒店差评后被起诉

据晓晨讲述,今年8月份的一天,她与男友住进内蒙古包头一家酒店的套房。在自认为私密的空间中,两人只穿着简单的贴身衣物,直到意外发现空调管道上有一枚摄像头正对着大床。

“后来前厅经理不冷不热地让我们报警,警察确定是摄像头后带走调查。酒店沟通时提出给几张住房代金券。”晓晨拒绝就此和解。

她将自己的遭遇写在酒店的评论区,并打了一星评价。不久,她接到一份民事起诉状。

起诉的酒店员工认为,晓晨发表的差评以及附带的照片、视频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和名誉权,要求晓晨删除手机内拍摄的以及发表在酒店评论区的照片、视频,赔礼道歉,以及赔偿1万元损失等。

事发后的一个月,偷拍者仍未被找到,自己却成了被起诉的人。晓晨将自己的经历发布在社交视频账号上:“自己的隐私被拍摄,内容去向不明,导致(我的)身心遭受极大伤害,精神压力巨大……这种情况下,自己反而被起诉。希望自己被偷拍的事情,能够被重视和解决。”

防偷拍检测设备近期销量暴涨

每发生一起酒店偷拍事件,都能引发人们对于隐私保护的担忧和讨论。此时,“入住酒店如何防偷拍”“住宿前一定要先检查这4个地方”“一招测出房内有没有偷拍摄像头”等网帖及视频迅速涌现,相关话题还登上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热搜榜。

电商平台上,销售防偷拍检测设备的商家也涌来大量的咨询者和购买者。一些商家表示,9月下旬以来,部分防偷拍检测设备的销量暴涨。

11月20日,在某电商平台上,一家售卖防偷拍仪器的商家告诉新京报记者,近两天,店内的一款带有探测偷拍摄像头功能的仪器销售量有明显上升。该款仪器于今年6月发售,至今累计销售量已超过25000台。据该商家介绍,该产品第一代并不带有红外探测功能,今年6月份推出的第二代对此进行了升级,检测结果和操作难度相较镜头检测功能更加精准、方便。

在某电商平台上,一款带有“红外线信号探测功能”的防偷拍产品成交量也超过1万。部分购买此产品的买家称,该仪器小巧便于携带,灵敏度不错,买来检测偷拍摄像头,住酒店更安心。

记者从网上购得一款售价89元的摄像头探测器。该探测仪器具备“镜头探测”功能和“红外探测”功能。启用“镜头探测”的闪烁模式时,若检测到偷拍摄像头,可透过滤镜观察到一个红色反光点。此外,当记者开启“红外探测”功能,对针孔摄像头进行扫描,探测仪器随即响起警报。

酒店“事先不知情”就能免责?

查不清偷拍摄像头的来源,住客和酒店难免针锋相对。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酒店偷拍事件中,住客和酒店方都曾因为“谁该负责”“怎么赔偿”等问题产生过矛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认为,消费者认为酒店、民宿作为经营者,应当对客房内的安全负责,包括防止偷拍事件的发生。因此,当发现摄像头时,消费者会首先找到相关经营者并要求赔偿。另一方面,经营者认为摄像头并非他们安装,而是由第三方或不法分子所为。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可能不愿意承担责任,或者认为责任应当由第三方承担,“这种责任归属的不明确性加剧了双方的冲突。与此同时,由于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往往难以就问题达成一致,从而激化了矛盾。”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双方矛盾的产生与目前住宿行业对自检自查摄像头没有明确的规定有关。”邓爱民说,目前,住宿行业对于自检自查摄像头的具体流程、标准和方法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规定。这导致酒店、民宿在自检自查时缺乏具体的指导和依据,难以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北京市一中院一名法官表示,即便酒店事先不知情,对客房内的偷拍摄像头也并非完全没有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工信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认为,作为酒店、民宿的经营者,有义务集中采购专业的防偷拍设备,并在住客入住前,完成排查工作。

部分酒店已配备检测设备防偷拍

2023年12月27日,广东省司法厅发布《广东省旅馆业治安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为期1个月的意见征集。该征求意见稿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款规定:旅馆应当定期组织检查,确保客房内未被安装偷窥、偷拍、窃听等设备。

邓爱民表示,该《规定》明确规定了酒店的防偷拍责任,可以促使酒店加强自检自查,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偷拍设备,从而保障旅客的隐私和安全。

“该规定有一定的推广可能性。”邓爱民分析,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防偷拍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酒店可以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客房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偷拍设备。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也会加强对旅馆业的监管和管理,推动旅馆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明确酒店的防偷拍责任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和举措。

前述北京市一中院法官提示,作为摄像头偷拍事件的高发场所,酒店、民宿可定期开展安全培训,让员工了解摄像头偷拍的常见形式、安装位置和识别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检测设备排查。员工要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如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此外,酒店也可尝试与公安机关、旅游监管部门等单位合作,定期接受安全检查和指导,合力消除隐患。

记者采访中发现,已有一些酒店、民宿将防偷拍纳入日常房间检查。在客人入住前和退房后,由员工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对客房内的重点位置,如电源插座、电视机、路由器、空调出风口及卫生间等进行摄像头排查。

11月20日,某电商平台一位商家告诉记者,近期有不少酒店、民宿从业者来采购防偷拍检测设备,“一次采购50台、100台的都有。”

越来越多的酒店、民宿以及平台都行动起来,这让邓爱民相信,必将有助于提升酒店的行业形象和信誉。一个能够积极履行防偷拍责任的酒店,无疑会给旅客留下更加安全、可靠的印象,赢得旅客的信任和好评,进而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旅客选择入住。这不仅有利于酒店的长期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整个住宿业的健康发展。

据《新京报》

2024-11-23 摄像头探测器热销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6943.html 1 酒店能否担起防偷拍之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