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第14版:14

敲门声

赵华刚

母亲来到我窗前,轻轻唤我几声,如果我没动静,她就会敲几下我房间的门,听到我应声了,她才会离去。这是我小时候,母亲早上喊我起床的情景。

参加工作后,虽然有了闹钟,但是母亲依然会喊我起床。或许,在母亲眼里,再大的孩子也是放心不下的宝贝,唯恐我迟到了,耽误工作。她常说:“‘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只有早睡早起,一天才有个好精气神儿。”

母亲敲门是有韵律的,若是敲两三下就停下来,说明时间还早,只是提醒我别睡了;要是连续好几下地敲,准是时间紧了,让我赶紧起床,要不就迟到了;再就是母亲干脆不敲门,而是用手急促地拍,这一定是她从地里回来,看我还在睡,就生气了。

时光流转,姐姐们都出嫁了,我与弟弟也都各自成了家。这时候,母亲很少去唤我起床了。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母亲不敲门是有原因的,她胃不舒服,有时疼痛上来,她会用手按着肚子,额头还会渗出细密的汗,哪里还有精力唤我起床?

直到有一天,父亲带母亲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告诉父亲,母亲得的是胃部恶性间质瘤。父亲有点慌了。

经过家里几番商量后,我们姊妹几个带着母亲在省城做了手术。可是术后的母亲,却一天天羸弱了下来。

有一次,我带着母亲去当地医院做检查,医生告诉我,必须做一种比较贵的检查。我当时带的钱不够,就索性让母亲在车里等我,我马上回去拿钱。就在我刚走出没几步远,就听到母亲从车里敲打车门。这是时隔多年后,母亲的又一次敲门。

打开车门后,母亲有气无力地对我说:“你不用回去了,我这里还有600元。咱查了这一次,就再也不来了。”母亲说完话后,头低垂着,可能她心头正压着沉重的担忧。我接过母亲手里的钱,交了费。

半年后,母亲病情每况愈下,最后在一个清晨离开了我们。从此,我一看到父母家的门,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伤痛感就会袭上心头。

2024-11-22 赵华刚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6896.html 1 敲门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