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这个诗意与寒意交织的节气,仿若一位轻盈的使者,悄然降临在村庄上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村里的老人们总会念叨着各种农谚,提醒大家该为这个冬天的生计忙活起来。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那层薄薄的晨雾,张爷爷就已经穿上了他那件厚厚的棉衣,戴上那顶有些破旧却很暖和的帽子,往自家的菜地走去。他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但眼神中却透着对土地的执着与热爱。
“小雪不收菜,必定要受害。”张爷爷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将目光落在菜地里那些长势喜人的白菜上。这些白菜像是一群等待检阅的士兵,饱满的菜帮和嫩绿的菜叶在寒风中微微晃动。张爷爷心里清楚,收菜的时候到了。早在十几天前,他就停止给白菜浇水,只为让它们能更好地抵御即将来临的寒冷,免遭冻害。今日天公作美,阳光明媚,正是收白菜的绝佳时机。
张爷爷弯下腰,那双布满老茧却依旧有力的手,熟练地握住白菜根部,稍一用力,一棵白菜便顺利拔出。他小心翼翼地将白菜放在一旁,那珍视的神情,仿佛这白菜是举世无双的珍宝。不多会儿,地上就摆满了白菜,老伴儿也赶来帮忙。
“老头子,这白菜收回去可得好好储藏,这可是咱过冬的主菜呢。”老伴儿边说边利落地把白菜堆在一起。
“那是,我早有打算。先把它们根部朝着太阳晒个三四天,等白菜帮发软了再储藏,这样能存很久,味道还鲜。”张爷爷笑着回应。
午后,阳光稍微暖和了些,村子的后山上,郝叔正在自家的果园里忙碌着。他手握修剪工具,站在果树下,仰头仔细打量每一根树枝。
“小雪修果树,来年果满树。”郝叔轻声念叨着这句从小就熟知的农谚。他深知此时修剪果树至关重要,关乎来年的丰收。那些病枝、枯枝和过密的枝条,若不处理必然影响果树生长。他小心翼翼地剪掉多余的树枝,将树枝堆在一旁。郝叔已想好,忙完就把它们运回家当柴烧,为寒冬的屋子增添温暖。
剪完树枝后,郝叔又开始调配石灰水。他要给果树树干涂白,这可是个细致活。他拿着刷子蘸满石灰水,均匀地涂抹在树干上,嘴里还悠然哼着老歌。白色石灰水在树干上留下痕迹,宛如给果树披上了洁白的防护衣。“涂白了,害虫就不敢捣乱,果树就能安然过冬啦。”郝叔笑着自言自语。
在村子的另一头,种大葱的邢伯也没闲着。他望着菜地里那一片大葱,眉头微皱。“小雪收葱,不收就空。”邢伯明白,必须赶在小雪节气完成大葱的采收,否则一旦土壤冻结,大葱必将受损。他蹲下身子,动作轻柔地拔起一棵大葱,看着那修长洁白的葱白,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小雪节令,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忙碌之中,大家都在为这个冬天和来年的生活辛勤劳作着。这些看似平凡的农事活动和习俗,蕴含着农民们对土地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小雪到,冬始俏,这不仅是节气的更替,更是生命与土地、传统与希望交织而成的冬日华章。
在这个诗意的节气里,热爱生活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希望。这份守护就像雪花一样,虽然轻柔,却有着滋润万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