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第05版:05

波音客机是怎样“飞”到盐山的……

盐山农民张长生最近又做了一件让人“大吃一惊”的事。他花费数十万元,跨越1600公里,把一架“退役”的波音707客机从甘肃省白银市运回了家——

本报记者 钱冀敏 祁晓娟 张丹 吴艳 本报通讯员 王洪胜 摄影报道

张长生买回“退役”的波音客机

张长生介绍飞机模型

“你看,这是高度表,这是空速表,这是姿态指引仪……”72岁的张长生指着仪表盘,兴致勃勃地向参观的朋友介绍起他花80万元买来的波音客机。

航空迷张长生又买了一架大飞机的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很多朋友慕名前来观看。

这已经不是张长生第一次买飞机了,一个盐山的普通农民为什么热衷买飞机?他买飞机来要干什么?

梦寐以求的波音客机

11月19日,记者一行来到了盐山,见到了张长生和他刚购回的波音客机。

记者看到,这是一架波音707客机,机身上印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字样。

飞机没有机翼、尾翼和机轮。张长生说:“这架飞机在当地做展示时是和楼体连接在一起的,尾翼已经被切除了,但机翼仍保存完好。过些天,机翼被运过来后,我会把它装好。”

因为体型巨大,这架飞机暂时被放到了盐山的一家企业院内。

“飞机长20米,宽3.4米,高3.7米,重20吨。”张长生介绍着,“因为体型大,当时找货车托运可不容易。”

11月12日下午4点,货车载着这架飞机从甘肃省白银市出发。由于部分路段限高、限重,司机不得不绕路而行,终于在13日晚上10点到达盐山。

等待已久的张长生打着手电筒先到机舱里转了一圈。看到飞机内部装饰和机头的仪表盘保存完好,张长生长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一早,在两辆吊车和5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大家伙”终于被成功安置到了空地上。

张长生告诉记者:“波音707是美国波音公司在1958年至1979年间研制的中型、长航程、窄体、四发喷气客机。”

今年8月底,张长生偶然间在朋友处得知甘肃省白银市有一架废弃的波音客机要出售,于是就动起了心思。“我收藏过歼六、歼七、强5、伊尔14等多种型号的教练机、战斗机、运输机,还没有收藏过客机。”张长生说。

几经辗转,张长生联系上售出方,又多方办妥了手续,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的波音客机。

“这下,我可以请来参观的学生们到客机上体验一下了!”张长生兴奋地说,“很多农村的孩子没有近距离见过真的飞机,更别说到飞机上参观了!”

淘来的“宝贝”

张长生,在航空收藏圈可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人物。

他在1998年建立了我国首家民间航空博物馆。在他的博物馆中藏品齐全,甚至很多航空博物馆、航空院校中的藏品都不如这里齐全。

他的民间航空博物馆填补了民间航空收藏的空白,同时张长生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民间飞机“藏客”。

其实,张长生这位航空界的名人就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出生在盐山县孟店镇张仁庄村。

上世纪80年代,张长生从事了与飞机有关的工作:拆解“退役”的飞机。从那时起,他接触了大量的飞机零部件以及和航空有关的知识,萌生了对航空器件的热爱。

按照工厂的要求,拆解下来的飞机零部件要焚化烧毁。在张长生看来,那些制作精良的仪器部件,如同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他多次向厂里请求回购一些不涉及军事秘密的仪器部件。得到同意后,张长生每个月的工资变成了拿回家的各类发动机、仪器仪表等航空物件。利用业余时间,张长生还阅读了大量关于航空知识的书籍。

“正是因为这个爱好,让我的人生变得不同寻常。”张长生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航空收藏之旅。

多年来,张长生收藏了数十架飞机以及50余万件航空器件。

记者走进张长生的家,屋子里放满了航空时钟、转速表、温度表、高度表……

“我家12间屋子,除3间住人外,其他屋子全都放着我淘来的‘宝贝’。”张长生说。

张长生的妻子之前没少抱怨他:“为了这些,他可以倾尽所有,但看到他对这些藏品如此痴迷,我也就理解他了。”

这些“宝贝”怎么才能实现它们的价值呢?

“让祖国的花朵看。”张长生非常坚定。

自己喜欢飞机,是一种爱好;让家乡的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了解飞机,在他们心中种下航空的种子,则是一种情怀。

张长生小的时候,每次在村里看到天上有飞机飞过,都能兴奋地追着跑出去几里地。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航空博物馆改成了航空科普馆,对外免费开放。

给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在航空科普馆,人们可以看到各个年代的小型飞机模型、部件以及飞机上的黑匣子。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坐在模拟驾驶舱内,戴上VR眼镜,现场感受一下驾驶飞机的感觉。

张长生既是航空科普馆的馆长,也是义务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孩子们讲解航空科普知识。

“我希望孩子们在这里能近距离接触飞机,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张长生说。

几十年时间,来这里参观的总人数已经超百万。

张长生说,每次看见大巴车拉着孩子们来到这里时,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他觉得,在那一刻,这个航空科普馆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每次有孩子来,张长生都像在家里招待客人一样招待孩子们。

为了让孩子们在这个不大的航空科普馆里有更好的体验,张长生每次都要给孩子们准备好矿泉水甚至零食。

为了让孩子们在心中埋下热爱航空的种子,他还专门从网上买了很多航空玩具。

“我还做了一些航空宣传手册,等孩子们走的时候,保证让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个飞机小玩具、一本航空宣传手册。”张长生说,这样孩子们可能会对航空更感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对航空知识有更多了解,张长生还总结了一套讲解经验。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我就带他们看各种模型,让他们玩得高兴;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我就用现场的机器零部件给他们讲解飞机飞行的原理。”张长生管这叫“因材施教”。

在这个航空科普馆里,张长生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孩子们坐在模拟驾驶舱前不愿下来、拿着飞机模型不肯撒手、待在科普馆里久久不愿离去。他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学生了解、热爱航空,让祖国的航空事业更加辉煌。

张长生说,有时候看着沉浸其中的孩子,他高兴得无以言表,就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那个追着飞机跑出几里地的自己。

捐出20架飞机

除了建起航空科普馆,张长生还热衷于收藏飞机。听说哪里有淘汰的飞机,他就想方设法买回来。

航空收藏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这些年,我赚到的钱全买了飞机和零件。”张长生说,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

至于收藏的飞机,很多又被他无偿捐赠了出去。

2008年,沧州市区的一所小学找到他,请他把飞机拉去给孩子们科普国防知识。

“我当时听了很高兴,这是好事啊。”张长生说,拉到学校的飞机让孩子们开了眼界。展览结束后孩子们眷恋的眼神触动了他的内心。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将飞机捐赠给学校。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张长生开始了他的“捐赠之旅”。

2017年5月,张长生应邀参加南宁市一所学校的展览活动,也捐赠了一架飞机。

半个月后,张长生收到了孩子们写的信。在信中,孩子们表达了自己的航空梦想和对张长生的感谢。张长生说:“这就是我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去年12月,张长生又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架“退役”教练机捐赠给了沧州市第一中学……

如今,张长生已先后捐赠出“退役”飞机20架、航空器件100余件。

有人不解:“你自己花钱买来的飞机再无偿捐出去,图的什么?”“如果这些飞机能够为国防教育事业出一点力,那我的这份付出也就值了。”张长生笑着说。

2024-11-21 盐山农民张长生最近又做了一件让人“大吃一惊”的事。他花费数十万元,跨越1600公里,把一架“退役”的波音707客机从甘肃省白银市运回了家——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6774.html 1 波音客机是怎样“飞”到盐山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