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晓梅
“2022年新能源车的新车保费是3000元,最近两年我都没出过险。按以往规律,车险价格应该逐年下降,可是今年的保费竟然从去年的2100元涨到了2300元。”近日,市民王雷收到保险公司业务员给的报价单,直呼“买车容易养车难”。
在新能源车普遍降价的同时,保费却明显上涨,这让不少车主在续保问题上犯了难。对此,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除了车辆价格,车辆是否出险、车型赔付率、车主的年龄性别、驾驶习惯等都对保费有影响。
多位新能源车主
吐槽车险涨价
“连续不出险,车险保费递减”似乎是车主对车险认知的“默认设置”,但作为新能源车主的王雷却遭遇了保费上涨。
自从2022年10月购买了新能源车,王雷便每年按时办理保险。“第一年投保了基础版保险,包含交强险、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等,一共花了大约3000元。”
一年后,由于车辆在保险期间并未出险,王雷办理续保时发现保费下调至2100元。
按照往年惯例,王雷在今年续保时对比了几家保险公司的报价,发现给出的报价单中保费都有所上浮。
“除了交强险,商业险都涨了,具体每一项涨了多少我没细看,保费总体上浮了20%。从买车到现在两年时间了,一直没出过险,保费不降反涨。”王雷抱怨道。
无独有偶,市民李娜同样遭遇了“续保贵”。
2023年7月,为了方便通勤,李娜买了一辆新能源车。“提车时顺便在汽车4S店办理了保险,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
“家里还有一辆燃油车,每到临近保险到期,不同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就会频繁打电话给出报价,但是这辆新能源车的‘待遇’不一样,一直没人联系我。”眼看保险就要到期,李娜坐不住了,主动询问了当初负责投保的业务员。
业务员告诉李娜,因为她的车出过两次险,所以今年的保费上涨四五百元。
记者调查发现,新能源车保费上涨并非个例。今年以来,不少新能源车主反映,在为车辆续保时保费出现了上涨,只是不同车辆的上涨幅度不同,而其中,除了出过险的车,还包括未出过险的能源车。
在社交平台上,有关新能源车保险的帖子中,不少车主反映续保涨价等问题。有车主晒出了保险公司的报价单,还有的甚至将与保险公司业务员的聊天记录也都发布出来。
保费上涨背后
暗藏哪些因素
“部分新能源车保费的确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针对王雷和李娜的遭遇,一位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那么,为何新能源车险保费普遍上涨?为什么车主没有出险和违章记录,保费也会上涨?这背后有没有其他原因?
在王雷等人提供的保单等资料中,记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车的保费构成中,汽车损失保险占整个商业险保费的5成左右。而且,第三者责任险及车上人员责任险也是重要构成部分,占据较少保费的是一些附加险。
工作人员解释,除了车辆价格,新能源车保费还受出险率、赔付率、车主的年龄性别、驾驶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业内达成共识,出险率上涨和案均赔款高两个原因导致的赔付率上涨是主因。
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4年的进一步提升,预计赔付率将提升至87%,保险行业面临较大承保亏损压力。
此外,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险受“零整比”的影响更大。“零整比”指的是整车所有的装车配件的价格总和和整车指导销售价格的比值,这项指标与车辆的维修成本有直接关系,反映出汽车维修经济性的高低,进而影响车损险保费数额。
新能源汽车通常配备高科技设备,如高压电池组、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电池车身一体化等,其维修工艺和技术要求比传统燃油车高,而且维修渠道和配件供应链相对不完善,导致维修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加。
有数据显示,新能源车的维修客单价是传统燃油车的1.4倍,维修工时费是燃油车的2倍,修起来费用更高,保费自然不会低。
值得一提的是,车型也是影响保费浮动的主要因素之一。若某款车型的赔付率走高,保险公司会根据市场环境调整这款车型的整体定价系数,从而影响相关车型车主的保费。
“保费贵”
如何破解
此前,多家财险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险企承保新能源汽车,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现象反映了车主和保险企业各自的难点。有专家认为,破解高保费难题需要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和车主共同努力。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曾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推动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按照0.5至1.5执行,提升保险公司自主定价能力。
同时,鼓励行业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按照风险情况进行浮动,或者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特点,制定不同的价格和调整机制。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政府牵头成立新能源汽车保险企业联盟,搭建新能源汽车保险相关数据的平台,为新能源汽车保险发展构建好数据基础设施。保险企业在获得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对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车辆信息和驾驶行为等因素,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车险的难题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技术进一步成熟,性能和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故障率和事故率均有望下降。
而随着行业更加规范、费率精算水平日益提高、零部件价格降低、智能驾驶系统的能力提升,“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局面将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