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傍晚,小区门口来了个磨刀的师傅。正好家里的切菜刀钝了,老伴说了好几次,总是没遇见磨刀匠,这回我再也不能错过。
磨刀师傅是位老汉,一看就是淳朴的乡下老农。他骑坐在条凳上,双手握着菜刀,胳膊来回伸缩,肩膀一耸一耸地,节奏分明,轻松自如,显然是个行家里手。其实凡是走街串巷喊出声来的磨刀匠,自然都是老手,现在年轻人谁还愿意干这类的活计呢。
老汉身旁放着几把刀,有的是磨好未取走的,有的是刚拿来的,看来他的生意还不错。只见他扎着围裙,戴着套袖,不时地往刀上淋着水,磨几下便停住用手指肚试试刀刃,然后再接着磨。
他高兴地对我说:“今天来这个小区揽了不少活儿。你看看,我带的一桶水都快用没了。”说罢,他用手指向电动三轮车的车厢。我看了一眼,那塑料桶里的水快要见底了。
“我去给你灌一点吧。”
老汉笑着说,“那敢情好,那就先谢谢您了!”
已经是深秋了,路旁银杏树金黄色的叶子,被风吹得忽忽悠悠地往下飘。老汉磨刀,有人驻足观瞧,那有节奏的磨刀声,伴着树叶的哗哗作响,倒是一时掩盖了暮秋的寒凉。
夕阳西下,老汉顾不得休息,他说要快点把这几把刀磨完,赶回家要20多里的路呢。
我打趣地说:“如今磨刀也都是现代化装备了,来去都骑电动车,削薄用转动砂轮,收钱是微信扫码,连吆喝都是喇叭代劳,比过去省事多了。”老汉大笑,但随即又叹口气说:“年轻人可不愿意干这活儿,都去大城市见世面了,这点小钱人家看不上眼。”
我便随声附和道,仔细想想像磨菜刀这类看似不起眼的小活儿,若是没人干还真的不方便。就像磨刀匠说的,挣钱是小,便民为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再小的活儿也得有人干。这话说得直白,却非常质朴、深刻,我不由得为老汉点赞。
老汉把菜刀递给我,说:“这把也磨好了,拿回去吧,保证锋利。”
我掏出手机,准备用微信给老汉付款。他却对我说:“给10块就行。”我诧异地问:“磨把刀不是10元吗?两把应该20元才对呀!”老汉笑了说:“看您面善,又给我接了桶水,10元两把,就当给您优惠了。”
这就是磨刀师傅的憨厚品质,你只要善待他,他便也用真心回应你。夕阳的余辉洒在老汉脸上,他的脸看起来更加红润了。
我拿着两把菜刀返回小区,身后传来的磨刀声,分外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