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第12版:12

起底“荐股群”猫腻——

有人砸万元进群,有人紧急退出

“加群就有操盘手带发财”“布局一支短线牛股,预计收益40%”……在社交平台看到这些信息后,陈莉莉私信询问博主了解相关信息,随即被邀请到多个“炒股指导群”。“每个群都爆满,群友们并不懂炒股,群主说买哪个,他们就一窝蜂地跟着买。

“荐股群”背后有哪些猫腻?又该如何有效监管?记者进行了调查。

跟着“股神”炒股

结果被套牢

“我不懂股票,看到他们炒股很厉害,就想跟着他们买。”这几天,陈莉莉在小红书平台看到很多博主说“股市行情来了”,决定尝试进场,“跟着买总比自己瞎买强。”

她陆续加入了多个“荐股群”。群里每天都有大量“利好消息”,但郁闷的是,她无一例外地“被套”了。10月21日,被另一名博主拉到名为“聚人聚财”的微信群里后,她翻本心切,又两次跟风下单。

“第一次跟买赚到一点钱后,第二次让我买另一支股票,我就买了十多万元。”陈莉莉告诉本报记者,这支股票持有两天就跌了十多个点,截至10月23日收盘,亏了1800多元钱。

同样期望“股神”教炒股的,还有张园。通过抖音短视频,她从炒股最基本的买进卖出开始学习,“想着有人指导就好了,这时看到有博主宣传付费咨询股票,想试一试,进了付费会员群。”

张园花了980元的会员费,没想到反而亏了一笔,“10月8日当天推荐我买一支白酒股票,说是会涨,但买后这支股票一直跌,之后就被套牢了”。

像陈莉莉和张园这样的股民并非少数。社交平台上,不少股民讲述了因听信“荐股”被骗的经历。

“荐股群”背后

有张利益网

教训归教训,还是有很多人经不起诱惑。

据多名曾在“荐股群”的受访者反馈,这些群的运转套路大多相似——所谓的“股神”“财经博主”等,会在社交平台发布“炒股赚数百万元”“实盘截图”“无偿上车”等消息,再以平台监管严格的名义,将流量引到微信群、QQ群等,继而“荐股”。

不少“荐股群”还采用“知识付费”模式。“在10元入会费后,还需支付55元、66元单次咨询费;如果推荐的股票赚到钱,还会再收取5%服务费。”陈莉莉说。

而张园所在的“荐股会员群”里,高价套餐更是层出不穷。群里力荐“58888元的智囊团会员”,说是能“手把手指导”,不买就会天天遭到消息“轰炸”。

经过多天观察,多名受访者表示已摸透“股神”们的套路。张园称,“荐股”微信群先是低价引流,让你亏钱后,再利用回本心切的心理,诱导购买高价会员,称能“推荐更好的股票”。

“荐股”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利益网?

近日,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网络“大V”无资质荐股的非法经营案件,被告人吴某通过在类似圈子中进行网络荐股违法所得达1200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4个月,并处罚金1300万元;北京昌平法院也宣判了一起非法经营案,16人“荐股”团伙非法经营被判刑,涉案金额达6000万元。

根据案件披露,上述罪犯的操作手段,与多名受访者反映的“股神荐股”套路如出一辙。

维权困难重重

索赔成功案例不多

目前,各大平台也在对非法荐股进行整治。最近一个月,抖音累计治理“非法荐股”相关违规账号3600余个、违规内容15000余条。

“大众在投资股票的过程中,会本能地寻找各种信息。当出现‘免费指导’‘操盘高手’‘超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字眼,股票投资者又没有提高警惕时,就很容易进入设好的圈套内。”上海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赤军律师说。

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律师向记者表示,“荐股”属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业务”,从业人员需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且是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的证券投资顾问。“没有投顾资质从事‘非法荐股’并收取费用,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

厉健专注股民维权索赔20多年,他发现,遭遇“非法荐股”的受害者维权困难,很难打赢索赔官司,“索赔起码等两三年以上,即便打赢官司,也很可能拿不到钱。如果被告人涉嫌操纵证券市场或内幕交易犯罪,虽符合条件的股民可索赔,但相关司法解释至今没出台,目前成功案例寥寥无几”。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莉莉、张园均为化名)

据《钱江晚报》

2024-10-29 起底“荐股群”猫腻——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4512.html 1 有人砸万元进群,有人紧急退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