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冰祎)市区14岁女孩琳琳(化名)升入初三后不久就生了个“怪病”,双手常常无规律颤抖。可奇怪的是,她发病的时间段都集中在上学时。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琳琳之所以一上学就手抖,应该与心理压力过大有关。
琳琳在市区一所中学上初三,平时学习很努力。前段时间,琳琳的老师上课时无意中发现,琳琳的双手在不停颤抖。老师一问才知道,琳琳双手颤抖的情况竟然已经有三四天了。她的手有时不知为何突然就抖动起来,幅度时大时小,抖动的速度也时快时慢。因为不想让家人担心,所以琳琳并未将此事告诉家长。
听说琳琳手抖的情况后,她的家人有些担心。很快到了假期,放假在家的日子里,琳琳的“怪病”几乎没有再发作。可假期结束一上学,她又出现了双手无意识颤抖的情况。
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脑科院区的帕金森、运动障碍科,科室主任刘希奇为琳琳进行了详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在排除了其他致病因素后,刘希奇发现,琳琳之所以手部震颤与她这段时间的心理压力较大有关。刘希奇建议琳琳的家人,可以帮助琳琳先通过运动或其他兴趣爱好来积极疏解心理压力,平时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刘希奇介绍,引起手部震颤的因素有很多,一般与帕金森病、家族性震颤、内分泌问题、心理因素等有关。市民如果遇到身体部位无意识震颤或僵硬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