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刘黎明 郭廓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忙碌之余会选择通过按摩释放压力,缓解疲惫。在按摩过程中,遇到按摩力度、方式不适合的情况,可能会引发身体不适,甚至受伤。
近日,孟村法院调解一起因按摩引发骨折的服务合同纠纷案。
外出放松
按摩时“受伤”
2023年5月的一天,孟村的张某拖着疲惫的身体到一家养生馆去按摩。养生馆的经营者女子李某接待了张某,并为张某提供按摩服务。
在按摩过程中,张某感到自己背部疼痛,并将自己的感受告诉了正在为他提供服务的李某。听了张某的反馈,李某表示,按摩时背部有不适的感觉属于正常现象。
听了李某的话,张某觉得自己可以忍受背部疼痛,按摩结束后便自行回了家。
发现骨折
告上法庭索赔
回到家后,张某感到背部疼痛不断加重,随即前往当地医院检查。经过医生诊断,确定张某肋骨出现骨折。
得知自己骨折的消息,张某立即通过微信与李某沟通,要求李某对他进行赔偿。
“让你受罪了,把你伤成这样。”李某多次通过微信对张某表达歉意,还购买水果等前往张某家中探望。
为了赔偿的事,张某与李某产生了分歧,双方就赔偿数额始终未达成一致。
今年8月28日,张某将李某起诉到孟村法院,要求李某赔偿各项损失3万元。
孟村法院承办法官魏岩受理案件后,多次组织双方开展诉前调解。然而,李某和张某对赔偿数额始终没能谈妥。
调解无果,法官依法开庭对此案进行审理。
法官调解
养生馆赔偿1.3万元
法官经审理认为,张某与李某经营的养生馆双方之间属于服务合同关系。张某肋骨骨折受伤一事,有相关报告单为依据。法院予以认可。
根据张某与李某的微信聊天记录,以及李某购买水果等探望张某的行为,结合病历内容,孟村法院认定,李某为张某按摩导致张某肋骨骨折具有高度可能性。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李某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张某人身损害,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据此,孟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依法判决李某向张某赔偿各项损失共计14247元。
在作出判决前,法官多次组织张某与李某进行调解。9月20日,经过法官耐心劝说,张某与李某达成调解协议:李某一次性赔偿张某1.3万元;张某放弃其他赔偿。
近日,拿到赔偿款的张某激动地向法官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