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不可避免的事里,吃药这件事一定榜上有名。小到一场感冒,大到一种慢性病,可能都需要跟药物打交道。殊不知,不少人在吃药时都存在误区。
以泡腾片为例,小小一枚泡腾片放入水中几十秒,就成了一杯“汽水”。很多人都认为泡腾片是一种安全、服用方便的剂型,其实一旦服用方法不当,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给身体造成伤害。
以下4种误区都很危险:
误区1 “没消气”就喝 这时,还有部分药物没有崩解,如果进入口腔,崩解过程继续,就会产生大量气体;如果通过食道进入胃肠,就可能引起腹胀、腹痛、打嗝等;如果进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呛咳,严重时,会影响呼吸。
正确做法 在泡腾片完全溶解,且气泡完全消失后再饮用。
误区2 热水冲泡 水温过高会影响药效。泡腾片崩解是利用钠盐和水反应的原理,并非用高温“烫化”。特别是维生素C泡腾片,容易被氧化,若用热水冲,药效就会丧失一部分。
正确做法 不用开水冲泡,一般40℃左右的温水就能冲开。
误区3 用茶水或饮料冲服 常用的泡腾崩解剂,是由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组成的,而茶水中含有的茶碱等成分,会与崩解剂起化学反应。
正确做法 用普通饮用水冲泡服用。
误区4 直接干吞 直接把泡腾片放入口腔,药物崩解的全过程都在嘴里进行,短时间内会生成大量气体,影响呼吸,甚至可能出现窒息。
正确做法 用温水将泡腾片完全溶解后饮用,不含服,不干吞。
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杨淑桂说,冲调泡腾片用200毫升左右的水即可。另外,泡腾片崩解剂中含较多的钠,血脂、血压较高,有血脂、血压家族史或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少用或慎用泡腾片。若对服药方法、剂量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