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泰坦尼克号》是无数人心目中的经典,不少人为杰克和罗丝至死不渝的爱情而感动。1912年4月那个冰冷的夜晚,这艘豪华邮轮与冰山相撞后沉入海底。如今,随着时间流逝,泰坦尼克号的残骸正逐渐解体,那些承载着百年记忆的碎片,即将被大海彻底吞噬。
沉没112年,泰坦尼克号残骸全面解体
泰坦尼克号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下辖的一艘豪华游轮,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与一座冰山相撞,15日凌晨2时20分左右,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3700米处,船上2200多人中有1500多人遇难。
当泰坦尼克号于1912年第一次航行时,没人能预料到这艘华丽游轮会变成如今的模样:锈迹斑斑、千疮百孔地躺在沉寂的大西洋海底。更糟糕的是,在未来几十年内,这艘巨轮可能什么都剩不下,彻底从世界上消失。因为有一些专门以吃铁壳为生的细菌,正慢慢将泰坦尼克号“吃光”。
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公司近日在社交平台表示,船头左舷一侧有一段约4.5米长的栏杆已经掉落。这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佐治亚州,是世界上唯一有权打捞泰坦尼克号沉船遗物的企业。
该公司今年7月启动2010年以来对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的首次考察,使用遥控潜水器等先进技术装备勘测沉船残骸,发现船体早已遍布孔洞,其标志性的船头栏杆也已腐朽殆尽。
同时,和许多沉船一样,泰坦尼克号也变成了海洋生物的新家园。勘探公司在沉船区域发现了数百个物种,包括螃蟹、珊瑚等。此外,船身也遍布着以金属为食的细菌,每天消化数百磅的铁。在海水与细菌的侵蚀下,这艘船可能会在几十年后彻底消失。
赶在船只消失之前,人们正努力将船中珍贵的文物打捞出来。最近,人们从沉船中发现了一尊名为凡尔赛戴安娜的青铜雕像。这件文物曾放置在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中向乘客展示。
1986年,有人在船体残骸中发现了它,并用摄像机定格下雕像的美丽。不幸的是,直到最近雕像出土,人们才发现在游轮沉入海底过程中,这座雕像在海水侵蚀下,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损。
能吃铁的细菌到底是何方“神圣”
1985年,美国罗德岛大学海洋学家罗伯特·巴拉德在执行一项水下任务时,偶然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当时它保存非常完好。由于在水下3700多米,缺少阳光以及水压巨大,那里不适合大多数生物生存,这也减缓了它受腐蚀的速度。
最新勘测显示,泰坦尼克号的船头左舷一侧,一段约4.5米长的栏杆已掉落,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整个船体正经历着全面解体过程。
科学家指出,铁锈虫等微生物在船体表面大量繁殖,它们以金属为食,加速了船体腐蚀。这种侵蚀是不可逆的,泰坦尼克号的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这种“食铁菌”到底是何方神圣?1991年,加拿大科学家收集了一些悬挂在沉船上、类似冰柱的锈衣样本,在实验室中发现,它们似乎属于生命体。直到2010年,才确认了这种生命体到底是什么。
科学家曼恩等人从中分离出一种细菌,以泰坦尼克号为其命名。这种细菌可以在没有光线、压力巨大的深水中生存,甚至可以生活在盐沼等极端环境中。
这不是唯一喜欢在沉船中生存的细菌,还有许多微生物栖息在海底沉船中。它们会在沉船表面形成黏膜(即生物膜),这些生物膜成为珊瑚、海绵以及软体动物的天堂,如同“鲸落”一样,泰坦尼克号本身,也组成了海底一个微型生物圈。
科学家发现,造船所用的材料,是决定依附沉船上微生物种类的关键因素。木船上主要是以木材为生的细菌,铁船上则以喜食铁的细菌为主。令人惊奇的是,尽管这些细菌以沉船为食,但它们实际上也在保护着沉船,不至于过快腐烂。
海洋考古学家表示,不论是木质船还是铁质船,一旦它们沉入海底,立即就会被以它们为食的微生物覆盖。最初,沉船由于接触海水开始腐烂。随着越来越多微生物依附在沉船上,它们开始形成生物膜,在船体和海水之间形成保护层。
这意味着,任何机械性撞击,比如铁锚拖拽过沉船,或有石油泄漏,都会打破这个保护外壳,导致金属暴露在海水中,从而加速腐烂。
随着时光流逝,这些沉船(包括泰坦尼克号)都会完全消失,变成海床上一片棕色的污渍。泰坦尼克号上的钢铁,也会进入海洋动物和植物体内,以另外一种方式“重生”。
留住历史,泰坦尼克号3D全貌首次绘出
尽管泰坦尼克号的实体可能会逐渐消失,但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通过数字手段记录下这段历史。3D扫描、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被应用于泰坦尼克号的残骸记录中,科学家利用这些工具,构建出船体的数字模型,让后人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这艘传奇邮轮的辉煌与悲壮。
2023年,科学家利用深海测绘技术,为泰坦尼克号绘制出首张全尺寸数字扫描图像。
英国深海测绘公司“麦哲伦”2022年夏天开展测绘工作。专业人员操控潜水器,共计耗时200多个小时,从各角度拍摄超过70万张图片,创建出这艘沉船的精确3D图像。
在这张3D图像中,人们可以看到,泰坦尼克号船头和船身分裂。船头锈迹斑斑,船头甲板上有个大洞,那里曾是主楼梯所在的位置。船身早已扭曲变形,像是一堆金属残骸。船身周围散落着一些物品,包括船上的金属制品、雕像和未开封的香槟酒瓶,以及鞋子等个人用品。
测绘人员标出了无线电室、锅炉、螺旋桨等船上重要组成部分的位置,螺旋桨上的编号清晰可见。
“近4000米的深度,这是个挑战,而且现场还有水流。我们不能碰任何东西,以免损坏沉船残骸。”测绘人员称,“每一平方厘米”的图像都要事无巨细地绘制出来。
分析师认为,这一3D图像,将推动对泰坦尼克号的研究。先前因缺乏直接证据,不少结论由推测得出。由于泰坦尼克号沉没已久,残骸逐渐解体,留给研究人员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借助3D图像,也许人们不久后,就能解开它身上的谜团。
据《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