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第11版:11

一部手机、一盏补光灯……黄骅齐家务镇8名村支书成为带货主播,冬枣、旱碱麦面粉等特色农产品被挂上了“小黄车”——

8名村支书 直播带货忙

于文举在梨园直播 本报通讯员 摄

本报记者 齐晓梅

“大家好,我是于文举,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现在我所处的位置是聚馆古贡枣园……”10月7日,渤海新区黄骅市齐家务镇大科牛村党支部书记于文举在冬枣园里搭起了直播间,趁着国庆假期,为冬枣等土特产“吆喝”。

2023年6月以来,齐家务镇的8名村支书在“齐家务镇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直播间里带货,让村里的冬枣、旱碱麦面粉、面花等“触网出圈”。

参加电商培训

对标学习“取真经”

“对于村民来说,农产品的种植没问题,但种出来得卖出去。”2021年成为大科牛村党支部书记的于文举,一直都在摸索如何宣传、推介家乡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这件事。

去年4月下旬,于文举与邻近几个村的村支书参加集体培训。“咱黄骅有冬枣、旱碱麦面粉等特色农产品,我们能做点什么?”其间,几个人不断沟通、交流各自的想法。

彼时,于文举刚接触抖音平台,注册了账号,闲暇时拍摄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短视频,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于是,他提议:“外地有村支书直播带货助农增收,效果不错,要不咱也尝试当回带货主播,把流量变成销路。”

几个人一拍即合。同年5月20日,于文举联合齐家务镇西北村党支部书记蒋新立、杨官庄村党支部书记杨丙祺、卸甲村党支部书记孙浩、小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道东、小刘庄村党支部书记秦景强、王花庄村党支部书记白义通和后韩村党支部书记李典恩组建起“齐家务镇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一起为宣传推介家乡而努力。

8位村支书自费到直播基地、电商学院,参加网络直播带货培训,学习直播带货的基本规则。由于讲课的老师没有助农实操经验,听了几次收获不大。

偶然得知唐山迁西有一位名叫“郭二玲”的村支书直播带货做得挺好,他们又专程前往迁西对标学习。

“研究农村网络直播带货的方法,现场观摩整个直播流程,学习直播带货时的讲解技巧……”这一次,大家感觉取到了“真经”。

“直播带货,真能卖出去农产品?”对于村民们的质疑,他们明白,想要得到大家的信任,必须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村支书变身主播

直播间里带货话家常

首先,8位村支书联合注册了一家商贸公司,成功获得平台售卖资质,并联系了黄骅本地一家面粉加工厂,准备直播时售卖该工厂的旱碱麦面粉。

他们选取位于几个村中心位置的西北村建起直播间。8个人中既有多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60后”,也有刚上任几年的“80后”。鉴于脾气、性格各不同,综合考虑性格互补等原则,两个人一组。

一切准备就绪时,旱碱麦成熟季也到了。于文举来到麦地拍摄了一段收割机穿梭于金色麦田里作业的视频,并将剪辑好的视频在抖音账号上发布。视频首次试播后,网友们纷纷点赞这丰收的场景。

2023年6月8日晚上6点30分,于文举与卸甲村党支部书记孙浩一起来到“河北有好粮·盐碱地里话麦香”的直播间,正式开启了“村支书带货”模式。

直播前,他们翻看黄骅地方志、县志,详细了解周边村庄的风俗人情、来历故事,反复斟酌直播台词,还把捷麦19、捷麦20等6个品种的旱碱麦带到直播现场,方便向网友展示不同品种旱碱麦的生长状态。

直播中,他们围绕产品,一并介绍起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气候和人文环境,还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解读三农政策。

一直忙到晚上近9点,直播才结束。下播后,他们赶紧安排对接工厂迅速打包、发货。

接下来,8名村支书轮番登场,每晚在直播间与网友见面聊聊农村那些事。小黄车里的旱碱麦面粉、面花等农产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友。

一位来自河北唐山的网友先后在直播间下单了8次,并留言评论说“旱碱麦面粉蒸出的馒头有嚼劲”。临近春节,一位远在贵州六盘水的网友下单了一单面花,收到货后留言称“离家多年,如今在外地也能吃到家乡味”。

在他们的推介下,黄骅各村优质农副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他们还前往黄骅周边企业选品,以此来丰富售卖的商品品类。

直播后复盘

走“新”更走“心”

网络直播可以打破过去农产品销售的时空限制,打开本地特色农产品的销路,但电商平台的规则一直在变,主播就要不停地学习,不断地改进,这样才能提高带货量。

从去年6月直到今年元旦,8名村支书轮流坐镇直播间。而每场直播过后,8个人还聚到一起进行复盘。

“通过复盘,我们发现晚间的直播与网红主播时间上有冲突,造成直播间在线人数不多。而且,每种特色农产品的受众群体也不一样。”于文举说,他们不仅需要绞尽脑汁想创意,而且要时刻分析用户喜好,及时调整带货方式。

“流量多了,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我们,购买我们的农产品。”不直播的时候,于文举又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视频拍摄、剪辑技巧。

去年10月,于文举、杨丙祺、王道东3名村支书来到古贡枣园,录制视频介绍这片原始枣林的情况。视频瞬间吸粉,播放量超3万次。

眼下正是冬枣成熟的季节,之前村民需要将成熟的冬枣采摘,再使用机器进行分拣后售卖。如今,于文举等8位村支书在冬枣园里建起直播间,一边吃着新鲜采摘的冬枣,一边在直播间里售卖。

“除了冬枣、旱碱麦面粉、面花,我们这里还有红薯、海鲜。‘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我们在黄骅等着您。”现在,8名村支书直播时可谓驾轻就熟。

设在田间地头的直播间,让人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赢得了不少网友的认可,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知名度、认可度,还实现了精准销售。

2024-10-15 一部手机、一盏补光灯……黄骅齐家务镇8名村支书成为带货主播,冬枣、旱碱麦面粉等特色农产品被挂上了“小黄车”——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3057.html 1 8名村支书 直播带货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