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霍晓华 摄影报道
【读者反映】 近日,市民王先生向本报帮办记者反映,他爱好收藏老物件,已收藏了6000多件藏品(右图)。
“我收藏40年,有6000余件有关儿童方面的老物件。穿的有衣服、鞋;戴的有帽子、围嘴、锁子、徽章、手镯;吹的有口琴、口哨、喇叭、泥娃娃;用的有摇篮、玩具汽车、摆件;还有制作玩具的模具及学习用品、用具等,年代从唐宋元明清到现代。我希望和相关部门合作办个展览,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藏品。”王先生说。
【记者调查】 在王先生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他的藏品。记者观察发现,这些藏品比较丰富并很有特点。例如:学习用具有铅笔盒、卷笔刀、格尺、橡皮、圆规、书包、学生字典、砚台、镇尺、练习册等;其中卷笔刀就有200多个;儿童玩具的印模产地有河北、浙江、江苏、山东等。
【帮办情况】 为完成王先生的愿望,记者与市博物馆取得联系,和王先生一起到市博物馆接洽。工作人员表示,馆方非常感谢王先生对传承沧州历史文化的一片热忱,但鉴于藏品数量多、门类复杂,尚需进一步研究后确定合作方式。
日前,市博物馆回复,沧州博物馆“‘沧州记忆’年代物品展”是广受市民欢迎的品牌展览之一,主要以老物件、老照片、老档案展示时代变迁和城市变化。该展览未来将根据布展情况,适当吸纳王先生的部分藏品。他们还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展品,丰富展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