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黄骅冬枣成熟的时候。
枣林里,霍传义和张宇夫妇忙着给顾客采摘、邮寄新鲜的冬枣。
这些顾客是奔着二人的口碑来的。
忙碌之余,两个人牵手在枣林里转一转。
霍传义重度烧伤,历经12次手术。张宇悉心照顾,不离不弃……这对90后夫妻经历了比同龄人更多的痛苦和彷徨。
“好在,我们挺过来了。我们约定,难过的往事不再提,一切向前看。”霍传义说。
“患难见真情,我们只要一起努力,未来会更好。”张宇说。
“裸婚”
今年31岁的霍传义是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霍马闸口村人,妻子张宇是承德人。
2012年,霍传义和张宇在天津工作时相识相恋。对于他们的恋情,双方家人不同意。
“特别是我的父母,态度很坚决。”张宇说,他们认为黄骅离承德太远,不愿意让女儿远嫁。
但是,相爱的两个人没有放弃彼此。霍传义用自己的真诚感动了张宇的家人。
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2013年5月21日,他们结婚了。
“我特意选的这个日子,521代表着我爱你。”霍传义说。
“我们是‘裸婚’,没有房没有车,这并不耽误我们生活得很幸福。”张宇说。
婚后,张宇来到了黄骅生活。霍传义继续在天津打工。那段时间,小两口黄骅、天津两地跑。
2014年,霍传义回到了黄骅。“当时,我攒了3万元钱。为了我们的小家庭过得越来越好,我想创业。”霍传义说。
小两口终于结束了“异地婚姻”。霍传义在家乡开了一个小工厂,制作木头相框等。
工厂从无到有,每一件事情霍传义都亲力亲为。
跑业务、搞销售、抓生产……霍传义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随着工厂步入正轨,他们的小日子也越来越好。
2017年,两个人用创业赚的钱买了一辆小轿车。
2020年,在双方父母的帮助下,他们贷款买了一套房子。
两个孩子的先后到来,让这个家庭更加幸福。
张宇深知丈夫霍传义创业的不容易。霍传义体贴妻子张宇照顾孩子、做家务的辛苦。
“我的老公让我从未羡慕过别人。这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吧。”张宇在微信朋友圈里“宣布”。
死里逃生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当小两口觉得日子会越来越好时,意外发生了。
2022年6月,在家收拾家务的张宇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焦急的声音:“小宇,快点来,传义出事儿了。”
原来,工厂原材料突然着火,霍传义被烧伤了。霍传义先被送到了黄骅的医院,医生说治不了。张宇陪着他坐着救护车到了沧州的一家医院。
医生告诉张宇:“病人全身90%以上的皮肤烧伤了,能不能救活是个未知数,治疗需要一大笔钱。”
张宇当时就瘫倒在地上。在沧州治疗了5天后,霍传义被转到了北京的一家烧伤医院。
当时,霍传义被送进了ICU。为了筹集治疗费,家人借遍了亲朋好友。
那段日子,张宇觉得外面的天空没有晴过。每次医生让张宇签字,她的手直哆嗦。
在治疗的过程中,霍传义的护工可以用手机打视频电话。电话里,张宇终于能和丈夫说上话了。
“第一次打视频电话,我们俩看着对方,却没有说出一句话,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张宇说。
霍传义在ICU的日子里,两个人每天靠着视频电话交流。3个月后,霍传义从ICU出来了。看到满身缠着纱布的霍传义,张宇心疼不已。
抹掉眼泪,张宇又觉得很幸运:他总算活下来了,这个家保住了。
霍传义被转到普通病房后,张宇在北京开始了送饭的生活。
张宇每天在出租屋做好了营养搭配合理的饭菜后,抱着保温桶就往医院赶。
“每天40分钟的地铁,风雨无阻。只要想到去见你就是幸福的。”张宇在微信朋友圈记录着每天的行程。
烧伤的康复过程是漫长的。张宇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回家给霍传义做康复。
在医院的日子,张宇觉得霍传义的内心变得特别脆弱,说哭就哭。
这时,张宇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
“我告诉他,会一直陪着他。以前他支撑着这个家,现在换我来。”张宇说。
12次手术
2022年10月份,霍传义出院了。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张宇说,虽然他出院了,但是还要面临一次又一次植皮手术。
霍传义经历了12次手术。
每次手术的时候,张宇总是焦急地等在手术室门口。
“每次手术都要六七个小时。”张宇说,“我总是把手术室门口的其他病人家属都等走了。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场景,我等了他12次。”
他们要经常往返北京和沧州,随着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两个人一次比一次高兴。
烧伤的康复过程是十分痛苦的。每次,霍传义疼得撕心裂肺,一宿宿睡不着觉。他痛哭的时候,张宇也跟着流泪。
回到家里,张宇承担起了照顾霍传义的“重任”。
霍传义做完植皮手术,护理不好的话,会造成皮肤的粘连。
护理的时候,张宇要把霍传义身上的纱布解开,将他穿的弹力裤一点点脱掉。“我要特别小心。”张宇说,霍传义的身上每天都会起水泡,水泡破了就成了创面。
张宇拿着棉签一点点地给霍传义上药。每次换药都需要大约3个小时才能完成。上完药之后,张宇还要给霍传义做将近1个小时的按摩。
每天上药、按摩,时间长了,张宇成了护理的“专家”。“护理没有诀窍,就是同样的事情重复做,坚持做,用心做。”在张宇的精心护理之下,霍传义康复得越来越好,会自己穿衣服了,能自己吃饭了,能抱起女儿了,身上的创面不断好转……
照顾霍传义的日子里,张宇特别坚强。“哭没有用,人不到了绝境不知道自己还能这么坚强。”张宇说,出事以前她是霍传义的“小跟班”,现如今,霍传义成了她的“小跟班”。
以前,在张宇心中,霍传义是一个高高帅帅的自信大男孩。因为烧伤,霍传义变得敏感自卑,害怕出门。张宇就鼓励他走出去:“我不嫌弃你,你还怕什么。”
“小宇民宿”
张宇把每天照顾霍传义的视频发到了网络平台上。他们积极乐观、战胜困难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
一开始,霍传义不愿意在短视频里出镜,后来也慢慢释然了。“我年纪不大,还要继续出去面对这个世界,不能永远缩在自己的世界里。”霍传义说。
“选择努力生活,生活就不会辜负你”“从头到尾看完了你们的视频,真的被感动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小宇夫妻加油”……网友们一句句鼓励的话语,让张宇和霍传义深受感动。
霍传义说,妻子张宇对他的支持特别重要,如果没有她和家人的鼓励,他早就倒下了。“我也要培养强大的内心。”霍传义说。
结婚10多年,霍传义和张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甚至还欠了一大笔钱。
“既然一无所有了,那就从头再来吧。”小两口互相鼓励着,开始了新的创业。
霍传义因为烧伤,毛孔没有了,特别怕热。2023年夏天,张宇带着霍传义去娘家承德坝上住了一段时间。
今年春天,小两口得知,有一个亲戚在承德坝上的民宿想出租。
张宇和霍传义商量着,把这个民宿租下来。
没有钱,两个人就去贷款。
今年6月份,“小宇民宿”开业了。
两个人一起用心经营这家民宿。张宇带着客人在草原上策马奔腾、坐越野车等。霍传义带着工作人员一起做饭、打扫卫生。两个人经常忙到凌晨。
直到9月份,天气凉了,民宿歇业了。回到黄骅,夫妻俩在网上又卖起了冬枣。
很多民宿的客人、关注他们视频的朋友喜欢吃黄骅的冬枣。夫妻二人又忙着采摘、打包、发货……
“现在翻看手机,看到以前的视频,感觉我们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眼泪总是不知不觉地流下来。好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继续加油吧。”张宇说。
他们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本版图片由张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