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对年仅15岁的“大块头”表兄弟,同时查出高血压。经过半年的治疗和干预,兄弟俩人血压回落不少。
1 兄弟俩都是“大块头”,双双查出高血压
武汉儿童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勇介绍,兄弟俩都是15岁,身高都刚过170厘米,哥哥小宇(化名)体重100多公斤,弟弟小宙(化名)体重90多公斤,身材肥胖。
近日,小宇出现胸闷、胸痛、心慌等症状,去武汉儿童医院就诊,张勇给小宇量血压,高压160毫米汞柱、低压100毫米汞柱,明显超标。小宇的左心室肥厚,这说明血压过高的情况已持续较长时间,对心脏造成了一定损害。张勇立即将小宇收治入院,为他进行系统化治疗。
小宙原本陪哥哥来看病,见到哥哥情况严重,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也接受了检查。好在,小宙只是血压高,暂无其他方面问题,在门诊接受药物治疗、调节饮食、增加锻炼即可。
小宇和小宙表示,他们平时都喜欢吃油炸、烧烤、腌制、卤制等高热量食物。
张勇介绍,近几年,与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的原发性儿童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家长应提高警惕,定期为孩子测量血压。
2 加强锻炼,远离这些食物
“儿童高血压不及时干预,血管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血管弹性及质量越来越差,过早老化,会大大增加将来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成年后很可能过早引发冠心病、肾脏疾病、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等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张勇说。
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病情,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积极治疗。要远离油炸食品、烧烤、腌制卤制食品等高热量、过咸食物,增加适当的体育锻炼项目。
儿童患上高血压,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对于病情较轻、没有出现相关症状的儿童来说,通过饮食调理、生活干预,控制体重、增加运动,能恢复正常;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来说,往往比成人恢复的机会要大,结合药物等科学综合治疗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3 与儿童高血压相关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儿童保健水平的提高,在儿童高血压患者中,与疾病(如肾脏疾病)、感染等因素相关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减少;与肥胖、精神心理环境因素、药物等因素相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增多,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医学界研究认为,儿童高血压常见的相关因素包括:
有高血压家族史;患有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因素;饮食高盐、高糖、高脂肪,锻炼少,肥胖;长期精神紧张、熬夜等。此外,高血压与母孕期及婴儿期的相关因素也可能相关,如孩子妈妈在怀孕时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孩子出生后也容易患高血压。
出生后母乳喂养、适当补钙也可降低儿童高血压的发生概率。
目前,临床上被确诊高血压的孩子,一部分是因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血管损伤,出现相关症状后到医院就医时查出;一部分是在各类体检时查出。
轻度高血压患者症状不明显,加上家长对儿童高血压了解不多,还有一部分高血压患儿或是血压处于临界值的儿童,尚未得到确诊和干预。
医生提醒,如果孩子身材肥胖,出现胸闷、头晕、易疲劳等症状,家长就应提高警惕,定期为孩子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据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