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11月5日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日已不足一个月,在决定大选胜负的7个关键“摇摆州”,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民调支持率极其接近。两位候选人现已全力“冲刺”“摇摆州”——哈里斯深入“红县”挖墙脚,特朗普则在城郊扩展势力,争夺异常激烈。两人在选民关注的核心议题上各占优势,最终鹿死谁手,目前尚难以预测。
“摇摆之地”
选情胶着
据美国选举信息网站统计,截至10月4日,哈里斯在威斯康星、密歇根、内华达三州平均支持率分别领先特朗普0.8个、0.7个和1.1个百分点;在宾夕法尼亚州,两人平均支持率持平;在北卡罗来纳、佐治亚和亚利桑那三州,特朗普分别领先0.6个、1.5个和1.7个百分点。鉴于民调通常有3个百分点左右的误差,从当前的民调数据很难明确判断谁将最终胜选。
在2016年的选举中,号称民主党“蓝墙”的威斯康星、密歇根和宾夕法尼亚三州被特朗普攻陷,被认为是时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败北的重要原因。在2020年选举中,拜登夺回这三州。今年选举,这三州被视作民主党的必保之地。然而,从目前民调数据看,哈里斯在威斯康星、密歇根两州的平均支持率领先优势不足1个百分点;而在宾夕法尼亚州,与特朗普支持率持平。
上述选情,令哈里斯落后差距相对较小的北卡罗来纳州成为民主党必须力拼的关键所在。记者日前在北卡罗来纳州采访调研发现,该州少数族裔人口较多,尤其是非裔人口占比约20%,这对哈里斯选情有利。不过,北卡罗来纳州也有大片人口稀少、白人聚居的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属于特朗普的“铁杆票仓”。特朗普在2016年、2020年总统选举中都以微弱优势拿下该州。
近日,飓风“海伦妮”重创北卡罗来纳州,哈里斯与特朗普均前往该州,前者想表现赈灾有力,后者则攻击政府应对迟缓。两人的访问遭一些媒体批评是将灾难“政治化”,为自身竞选谋利的意图明显。
经济政策追不上
债务增长
美国总统竞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和唐纳德·特朗普都在竭力将自己塑造为经济治理能手。然而,根据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7日发布的报告,双方的经济主张一旦付诸实施,均会加重美国债务负担。
这份报告长34页,依据两名候选人演讲、竞选文件以及在社交媒体上的表态,归纳出其经济政策方案,并估算一旦落实可能产生的结果。报告显示,无论二人谁当政,其经济政策下的经济增长都赶不上债务增长的速度,且在大多数推演情形下,其任内的美国债务水平都会比当前增速更快、数额更大。
哈里斯在竞选中承诺推行“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坚称对大企业和富裕阶层加征的税额,可以和用于降低中产阶层开销和住房建设方面的投入两相抵消,甚至能减少财政赤字。但是,报告测算,哈里斯的经济政策可能在10年内给美国增加3.5万亿美元乃至8.1万亿美元债务。
另一边,特朗普也“不遑多让”。据测算,他的经济政策可能给美国增加7.5万亿美元债务,“最糟糕情形”下会增加15.2万亿美元。特朗普主张“对外加税、对内减税”。报告认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或可增加2.7万亿美元关税收入,但难以填平9.2万亿美元减税金额和边境执法、驱逐移民等方面巨额支出形成的“巨大窟窿”。
美联社援引报告内容报道,由于美国政府财政收入跟不上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联邦项目支出的增长步伐,预计美国公共债务水平还会继续攀升。
美联社报道指出,特朗普和哈里斯在竞选中均未强调削减财政赤字的重要性。数据显示,美国联邦债务已经达到35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预计2024年的美国联邦债务利息支出将达到8700亿美元,与军费相当。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