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手机卖了担心信息泄露,扔了又觉得可惜,就放在家里‘吃灰’。后来旧手机越攒越多,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近日,看着从家里翻出来的11部旧手机,市民李小曼无奈地说。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这些废旧手机,有54.2%被机主闲置留存,只有约5%进入专门的废旧手机回收平台以及以旧换新回收渠道。
为何废旧手机回收率这么低?市民如果想卖废旧手机,应该去哪里卖?怎么处理废旧手机里的数据?……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现状
旧手机在家“吃灰”
前几天,李小曼在家里进行大扫除时,翻出了11部旧手机。这是她和家人十多年来淘汰的手机,其中大多数还能正常开机。由于出现卡顿、耗电快、内存不足等问题,这些手机被闲置。
“我把功能正常的旧手机送给老人用,但还是攒下了这么多旧手机。这些旧手机扔了可惜,又卖不了多少钱。而且手机回收市场‘水太深’,卖了还担心旧手机里的数据会泄露出去。”李小曼实在不知如何处理这些旧手机,索性就任由它们在家里“吃灰”。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市民家里都有几部“退役”手机,多的甚至达十几部。他们和李小曼一样,不知如何处理,就将旧手机存放在家里,而且越攒越多,甚至成了累赘。
调查
回收价格不固定
接受采访时,很多市民反映,手机回收市场缺乏规范,定价标准不统一,机主与商家很难交易成功。那么,商家在回收二手手机时,是根据什么报价的呢?
近日,记者来到了运河区清池大道附近的一家手机回收店,拿出一部1年前花5200多元购买的苹果手机,向工作人员询价。工作人员检查了手机的配置、屏幕、镜头等,报价1200元。随后,记者又前往另外几家回收店询价,对方报价在800元至1500元之间。
“每天的回收价格不固定,一天一个价,有时甚至一小时一个价。”接受采访时,这些商家均表示,手机更新换代快,新款一出,老款马上降价。旧手机放得时间越久,价格就越低。
尽管商家表示,他们在回收二手手机时,会参考专门的报价平台上每日更新的价目表,但实际上报价较为随意,而且差异不小。“回收旧手机没有明确的定价标准,不同的平台报价也不一样。”一位商家说。
“报价随意,价格不透明,一家一个价,也不知道哪家靠谱,还不如放在家里,看情况再说。”有的市民担心吃亏上当,宁愿将旧手机闲置在家,也不出售。
痛点
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手机里个人信息太多了。现在很多账号都关联着银行卡,手机里还存储着各种账户数据和消费信息。”市民张小娴表示,她因此不敢卖自己的旧手机。
张小娴说,她此前看到过报道,智能手机里存储着大量个人信息,即便格式化处理或者恢复出厂设置,也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专业手段恢复数据,导致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
“主要是找不到更安全的旧手机处理渠道。虽然商家承诺可以把旧手机里的数据处理干净,但我们还是有些担心。”张小娴说。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市民和张小娴一样,有着同样的担忧。他们认为,旧手机本来也卖不了多少钱,如果个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就更麻烦了。因此,他们不敢将旧手机出售。
方法
商家究竟如何处理
记者了解到,市民如果想出售旧手机,可以前往手机专卖店、二手手机回收或维修商等处,也可以选择线上平台。格式化处理、恢复出厂设置,是目前商家清除旧手机里个人信息的普遍做法。那么,各个渠道处理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线下手机专卖店
走访中,记者发现多数手机专卖店提供的回收服务差不多。“各种品牌的手机我们都回收,也可以以旧换新。我们现场检测后估价。如果旧手机价值高,机主除了得到卖旧手机的钱,还能得到相应的换新补贴。”运河区清池大道附近一家手机专卖店的工作人员说。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和专门做手机回收生意的平台有合作关系,回收的手机会交给平台。我们回收时,会当着机主的面恢复出厂设置,清除得很干净。我们都是实名制回收,机主需要签字备案。”
线下二手手机回收或维修商
二手手机维修或回收商,则是将旧手机回收后再出售。市区一家手机维修商的工作人员表示,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部分数据仍可能被专业软件找回,但难度很大、比较复杂,收费也很高。一般是手机误操作,又急需找回重要信息的客户,才会花钱去恢复数据。
“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很少。而且对于随机收来的手机,商家并不知道手机里有什么信息,一般不会耗时耗力去恢复数据。”这名工作人员说。
专门做回收品生意的平台
在运河区黄河西路与开元南大道交叉口附近,记者走访了一家专门做回收品生意的平台开设的线下门店。“这是测价软件,在上面如实填写旧手机的相关情况,系统会自动报价。我们对手机核查后,就可以交易了。”一名工作人员说。
“我们对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再通过系统进行深度清理。只要不是黑客,一般盗不走手机里的信息。”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回收手机时,必须录入客户的个人身份信息。我们有严格的流程,不录入相关信息就收不了,也进入不了下一步。”
线上平台
记者查阅了解到,各品牌手机的官方平台以及京东、天猫、爱回收等线上平台,也推出了手机回收服务。机主只需提交手机参数,即可在线估价。如果机主对回收价格表示认可,可以通过快递交付手机,或者选择工作人员上门收取的方式。同时,部分线上平台还推出了以旧换新业务。消费者选择新机后,进行支付时会看到以旧换新选项,按照页面上显示的流程操作就可以了。
此外,也有市民通过闲鱼、转转等二手交易平台出售旧手机。
这些线上平台的客服均表示,机主出售旧手机时,尽量自己提前清除手机里的数据,以确保安全。
“废物利用”小妙招
除了将手机卖掉,有的市民还想出了小妙招,将旧手机进行二次利用。
市民刘先生用旧手机下载了导航软件,然后将旧手机放在汽车里,用支架固定好,当成行车记录仪来使用。市民黎女士把能正常打电话的旧手机,送给家里的老人或孩子使用。市民马先生将旧手机当成红外遥控器、移动硬盘等使用,充分利用其价值。
市民王女士则让专业人士把具有纪念意义的旧手机拆解成零件,然后把零件规整地粘在木板上,装进画框里,作为“手机标本”珍藏。
专家支招
反复进行存储
挤掉“幽灵数据”
如果出售旧手机,如何杜绝信息泄露?对此,记者采访了一位业内人士。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出售旧手机之前,一定要先清理手机里的数据,并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这是防止信息泄露的关键。“不过要注意的是,有些手机恢复出厂设置默认只是恢复系统,里面存储的数据依然存在,需要在恢复出厂设置时勾选‘清除全部存储数据’的选项。”
这位业内人士说,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如果大家还是有些担心,可以用反复填充无关数据的方法彻底清理个人信息。“比如下载游戏或电影直至填满手机内存,随后再进行删除。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挤掉已删除的涉及个人隐私的‘幽灵数据’。哪怕之后通过软件恢复,也仅能恢复最后存储的无关数据。多次重复这一步骤,则更保险。”
这位业内人士建议,市民出售旧手机时,尽量选择正规的回收平台。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行业的规范和管理。一些有条件的厂家也要积极启动各类回收和环保处置业务,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旧手机的回收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