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8日
第10版:10

警惕直播间的“大师真迹”

本报评论员 赵业乾

名家真迹限时打折,仅售几千元,还能保值增值?一些不法分子抓住中老年人的弱点,在直播间售卖“名画”“名表”,许多老人深陷其中,不仅花费大量金钱购买,还面临维权难的困境。

(据9月20日《沧州晚报》14版)

这些“名画”“名表”打折出售的套路,早已有之。在网络直播普及之前,电视购物里也充斥这些商品,上当者不在少数。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开设直播间,开始在网络上直播,继续售卖这些“大师真迹”“国外名表”。

相比于电视购物时代,网络直播间的套路更多,寻找客户的手段更加精准。只要你打开了一个直播间观看,后续会源源不断地给你推荐这些“名画”“名表”直播间。

主播们更是抓住了老年人的心理,用蛊惑性的语言推销产品,有时会设计故事情节,增加商品的可信度。他们还会请来“名家”,现场作画,以几十元的价格出售。

一份《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显示,老年人平均每天至少有4小时在使用互联网,这一数据仍在上升;从消费上看,银发人群线上消费能力很强,受经济下滑影响较小。

可以说,一些不良商家正是利用老年人防备力弱、购买力强等特点,以虚假宣传、夸大价值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所谓的“名画”“名表”。

这一现象也凸显了老年人在网络时代的脆弱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信息辨别能力会逐渐下降。他们对于网络直播购物模式可能还不太熟悉,容易被直播间里的热闹氛围和主播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老年人往往更加注重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一些不良主播会利用这一点,通过与老年人建立虚假的情感联系,获取他们的信任后进行诈骗。

直播平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对这类直播间加强内容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宣传、欺诈行为等不良直播内容。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相关的主播资质和信誉进行审核,确保只有合法、诚信的主播才能进行直播带货。

监管部门对于涉嫌欺诈老年人的不良商家,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提高其违法成本。社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老年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消费维权方法,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024-10-08 本报评论员 赵业乾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2505.html 1 警惕直播间的“大师真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