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春梅
近日,沧州市区92岁老人康宝贞来到市公安局运河分局南湖派出所,将他手写的一封感谢信送到南湖派出所副所长回忠奎手中(图一)。这封信,是从未上过学的他一笔一画、断断续续写了6天,反复修改、誊写了4遍之后才定稿的(图二)。
遇难事,老人就会想起他
康宝贞之前住在运河区赵庄西街的平房里,是一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2022年,回忠奎因工作调动来到南湖派出所。他通过社区得知康宝贞的事迹后,特意上门看望他。即使康宝贞后来因拆迁搬到别处,每年建军节、中秋节和春节,回忠奎都会带着慰问品和鲜花,跟爱心企业家一起上门看望康宝贞老人。生活中遇到什么事,康宝贞和家人也总是找回忠奎解决。
今年7月,康宝贞因脚部疾病住进医院。回忠奎去病房看望康宝贞时,得知他正被颈椎病折磨得坐立难安。回忠奎与医生沟通、咨询。医生针对康宝贞的情况制订出治疗方案。后来,康宝贞的颈椎病有所缓解,情绪也稳定了很多。
回忠奎对自己的关心,康宝贞老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康宝贞说,战争时期,他和战友们爬冰卧雪,不惧敌人的炮火。很多战友在战争中牺牲。他带着大家的希望活了下来。后来,他到市政公司工作,和同事们奋战在工地上。
康宝贞经常对儿女们说,回忠奎每次来,看望的不仅仅是他,还有他身后千千万万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们。回忠奎和那些爱心企业家每次送上鲜花的时候,康宝贞都觉得他是在替那些战友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慰问。
一封信,6天反复写4遍
前段时间,康宝贞老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想写一封感谢信送到回忠奎手中。因幼时家中贫寒,康宝贞老人没有上过学,只是在部队时跟着战友认字、写字。
每天吃过早饭,康宝贞就端坐在桌前,戴上老花镜一笔一画写信。遇到“督促”“砥砺”等较为复杂的字时,他会一遍遍问儿女们这些字怎么写。由于没上过学,他写的第一封感谢信像画的一样,一些语句太过口语化。康宝贞在听取儿女们的意见后,先后改了3遍感谢信,感觉满意后才认认真真誊写了最后一遍。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六天。
送信那天,康宝贞出门前,仔细将信叠好,小心地装进衣服口袋,又不放心地按了按口袋之后,才让女儿带着他赶到南湖派出所。
回忠奎和所里的民(辅)警站在门口,看到康宝贞老人后,齐刷刷向他敬礼。康宝贞老人努力挺直腰板,郑重地向民(辅)警们敬礼。将信送到回忠奎手中后,康宝贞老人才安心回到家中。
“我父亲不仅是为自己写信,更是替战友们向所有铭记历史的人写的感谢信……”提起那封特殊的感谢信,康宝贞的女儿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