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6日
第15版:15

錾刻工艺:

挥锤走錾铜生花

陈磊展示錾刻作品

錾刻

錾刻作品

扫码看 料更多 扫描二维码,了解錾刻工艺背后的故事。

鎏银茶则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彭 爱 魏志广 本报通讯员 金 洁 摄影报道

一錾一刻,一铜板;一山一水,一世界。在方寸间,以錾为笔,以金、银、铜为纸,在敲敲打打中,冰冷生硬的金属板材,从扁平到立体,从坚硬到圆润,从无神到有神,呈现出柔软生动的一面,成为惊艳岁月的艺术珍品。

或高山空谷、或深渊流水、或落叶虫鸣、或经典书法,一把锤子、一个錾子,“叮叮当当”的錾刻声不绝于耳,这就是传承了上千年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錾刻。

走进任丘市出岸镇南曹口村的陈品金工工作室,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錾刻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陈磊手持一把小巧的羊角锤,轻锤錾子,一枚精巧的银杏叶跃然“铜”上。多年来,陈磊专注于錾刻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厚重的錾刻工艺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他编著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有载:“錾,小凿也。刻,镂(雕刻)也”。这是指先凿后镂,延伸为按照拟定图案,在金属器具之上使用相应小凿雕刻。

“錾刻工艺源于商周时期,一些出土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金银器等文物标本上,就已经出现了錾刻工艺。这项工艺到目前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陈磊讲述着錾刻的历史渊源。

錾刻工艺十分复杂,要经过淬火、刻制、抛光、打磨等多个步骤。“利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设计好器形和图案后,进行錾刻加工。錾刻不但要求工匠有雕塑技艺基础,而且还要有深厚的绘画审美功底,同时还要掌握焊接、铸造、钳工等专业技术。”陈磊摩挲着手里一件錾刻茶台说。

除掌握錾刻技艺外,錾刻者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鉴赏也同样重要,这决定了每件錾刻作品的文化底蕴和美感。

勾錾、直口錾、双线錾……陈磊的工作台上摆放了上百个錾子,每个錾子的錾头纹路不同,雕刻出的图案也不同,这些錾子就是錾刻工艺的主要工具。

“錾刻工艺的核心是‘錾活儿’,一件錾刻作品在操作时,需要使用各式各样的錾子,我这些錾子大多都是自制的。”陈磊说,有时根据錾刻的图案要求,他经常会随手打制一些不同形状的錾子。

完成一件錾刻作品,需要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不同纹路的錾子。“錾刻工艺手法有点、压、勾等十多种技法,一件錾刻作品往往要经过上万次的锻錾。”陈磊感慨道。

尽显雕刻之美

一张一米多长的桌子、一盒纹路各异的錾子、一盏台灯、几把锤子……陈磊的工作台很简单,可就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具,20多年来,陈磊用它们制作出了上千件的錾刻工艺品。

今年42岁的陈磊自小喜欢手工制作和绘画。“我爷爷是村里有名的手艺人,小时候,我经常看着爷爷手工制作各式各样的物件。”陈磊回忆说,“我上小学的时候,用木头做了一个竹蜻蜓,飞得又高又远,当时风靡全校。”陈磊笑道。这也是他走上手工艺道路的第一件作品。

后来,陈磊跟祖父陈宝元学着做了很多小物件,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十多岁时,陈磊接触到了錾刻工艺,融合了中国绘画美学和雕塑艺术的錾刻,让陈磊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99年,陈磊考入河北工艺美校学习工艺雕塑。

在校期间,陈磊更加系统地学习了錾刻工艺。23岁时,陈磊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德月为师。潘德月师从中国雕塑大师王济达,学习传统工艺美术。多年来,潘德月潜心研究,致力于蒙镶工艺品及金银细工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先后创作了多种奔马、山羊等作品。

一开始,学习錾刻终日都是枯燥的敲打,“錾刻考验的是耐心,什么样的錾子錾出什么样的花纹,都要一点点摸索。”陈磊说。

为了提高技艺,陈磊废寝忘食地钻研,当他成功地錾出第一件作品时,手掌大小的银盘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每件作品都需要细致的工艺和足够的耐心。在錾刻时,每一錾的纹路都要仔细斟酌,每一锤的力度也要精准拿捏。”陈磊说。

经过20多年潜心学习,如今,陈磊已经成为錾刻工艺新一代传承人。 2013年,陈磊从北京回到家乡任丘创办了錾刻工作室。陈磊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将感悟形成作品中的主题,并将古老的手工技法运用到现代的加工程序中,实现了非遗技艺活态传承。

为了用錾刻工艺打造出更精美的作品,如今,每隔两三个月,他都会到京津和江浙等省、市学习和交流。

陈磊笑着说:“我最开心是儿子陈绎航也从小喜爱动手、热爱美术,时不时制作一些小物件,给我带来惊喜。”

创新工艺获专利

在錾刻的基础上,陈磊自创了“鎏银”工艺,于2020年获得了国家专利。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熔化的银滴落在铜板上可以流动,银水在流动间颇具中国水墨画技法中的点、染技艺。经过不断研究,成功将熔化的银,形成各种图案。”陈磊说,“鎏银”形成的图案,更有水墨山水画的神韵,是其他普通的金属工艺无法比拟的。

说话间,陈磊展示着一件“鎏银”茶则,鎏银形成的山水图案与器物交相辉映。

20多年的创作过程中,陈磊获奖无数,其中,陈磊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联合创作了《花丝镶嵌银壶——吉祥如意》,荣获2023年“百花杯”金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录。

给予錾刻工艺项目大力支持的出岸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文苓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载着中华文化深厚底蕴,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目前,陈磊的非遗工坊已形成一定规模,并持续发展。

“今后,出岸镇政府将通过‘非遗+研学’‘非遗+文旅’等方式,进一步促进非遗传播,助非遗传承,不断以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张文苓说。

“我的工作室从创办之初的三四人,发展到几十人。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品牌,在北京、成都、广州等多地开了连锁门店。这说明传统文化和工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我相信,在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坚守下,它一定会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陈磊说。

2024-09-26 錾刻工艺: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2291.html 1 挥锤走錾铜生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