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崔春梅 通讯员 韩梦菊)日前,肃宁县第一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成果“展览会”(右图)。展会上展出的约30种瓜果蔬菜、棉花、小麦以及麦冬、板蓝根等,全都是学校的孩子们亲手播种、打理并收获的。
在肃宁县第一实验小学,有一个神奇的“耘耔园”,里面不仅种着棉花、水稻、芝麻、谷子、辣椒、黄瓜,还种着麦冬、金丝皇菊等中药材。它们都是由学校的孩子们播种、打理、施肥并收获的。近日,学校的孩子们在“耘耔园”里忙着刨花生、摘棉花、摘韭菜花、摘石榴和海棠果,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举着结满果实的花生,摘下雪白的棉花和笑咧了嘴的石榴,大家过起了“校园版丰收节”,心中充满丰收的喜悦。
这些瓜果蔬菜和中草药收获后,学校将这一年来孩子们种植并收获的农作物以及中草药等集中起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成果“展览会”。谷穗、油菜种子、大蒜、苜蓿、板蓝根、菊花……学校的孩子们一边观看一边讨论,嘴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记者采访得知,学校自2023年3月开始酝酿打造“耘耔园”。“耘耔园”面积近1亩,共分为五谷园、草药园、果香园、蔬菜园、养殖园5个板块,老师会在劳动课上指导孩子们种植当地的农作物。学校计划利用3年时间,引导孩子们种植当地约30种农作物。6年时间里,学校的2000多名孩子会在小学阶段参与两轮当地农作物的种植,认识并熟知当地农作物。
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耘耔园”里硕果累累。在这里,孩子们会仔细观察麦苗和韭菜的区别,亲眼见证黑番茄的成长过程,还可以品尝亲手种出的板蓝根和金银花泡的茶。去年,“耘耔园”以品尝为主题,孩子们将红薯、花生和雕刻了图案的南瓜等煮熟后一起分享。今年,“耘耔园”以观察为主题,孩子们可以在“展览会”上仔细观察所种作物的特点。
肃宁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刘刚表示,学校的丰收节劳动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还有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帮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