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山韭花开了,我上山摘了些回来,准备制成韭花酱,给你寄些过去尝尝鲜!”母亲知道我最爱吃她做的韭花酱,每年山韭花开时,她都要上山去采摘。
我们老家的山上长有很多山韭菜,稀稀落落地散布在山崖边、石缝中、灌木丛及杂草间。每年立秋过后,在秋风吹拂下,翠绿的韭薹上长出一朵朵伞状的白色小花。韭花就像三月的蒲公英,举着一个个绒球儿,净洁雅致又耀眼迷人。山韭花的花期很短,要抓紧时间去采摘。每到山韭花绽放时,母亲就会带上干粮和水壶,挎着竹篮急匆匆地跑到山上去采摘。
采摘山韭花,不仅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还要讲究技巧。要采摘花败后刚结籽的,那些含苞待放或刚开花的太嫩,水分大,辣味不够,吃起来没筋丝儿;老韭花也不行,吃起来太柴,还塞牙。
母亲是采摘山韭花的行家,用眼扫一下花朵,就能识别韭花的老嫩程度。她用粗糙的大手,轻轻贴在韭薹下,大拇指和食指稍稍用力,轻轻一掐,一朵朵带着露珠的韭花便颤巍巍地“跳”进母亲的竹篮中。
每年上山采摘山韭花的人非常多,容易采摘的地方早已被人捷足先登。只有那些散长于石头缝中或灌木丛下的,采摘起来既危险又费劲的才没有人采摘。为了采摘更多的山韭花,母亲经常冒着危险,去山崖边、灌木丛中采摘。尽管母亲加倍小心,但她的手臂、胳膊上还是被划出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伤痕。
母亲把采摘回来的山韭花放在太阳底下晾晒。待水分减少,去除杂草、茎叶和小虫子等杂质,再连同姜、辣椒、苹果等一起洗干净,而后加入花生米和核桃等果仁,最后放入食用盐,一并倒入石臼里。伴着“咚咚”的捣击声,母亲一下一下将韭花捣碎,这时韭花浓郁的香味夹杂着姜和辣椒的辛辣味,在院子中弥散开来。
当石臼中的韭花捣成黏稠的糊状时,母亲就把它们放入提前洗好的坛子中,进行密封发酵。在咽着口水的期待中,两周后韭花酱终于开坛了。母亲制作的韭花酱味道浓烈而纯正,带点生韭菜的辣味、水果的甘甜、韭花的鲜香味,吃在嘴里咸咸的、辣辣的,别有一番滋味,成为餐桌上一道美味的佐餐。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山韭花味道未变,而母亲却慢慢变老了。每年山韭花开时,年迈的母亲依然会坚持爬到山上去采摘。尽管她的腿脚已不再灵活敏捷,变得有些迟缓,可为了我能吃到韭花酱,母亲乐此不疲地坚持着。
近些年,由于工作繁忙和家庭琐事,我不能经常回家,母亲就把制好的韭花酱小心翼翼地包装好,然后邮寄给我。韭花酱带着故乡的气息和母亲的关爱,成为我心灵最大的慰藉。每当吃着美味可口的韭花酱,我眼前就会浮现出母亲挎着竹篮,翻山越岭采摘山韭花的情景,瞬间泪湿了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