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1日
第03版:03

送服务、送健康、送节目、送技术……两年来,河间“红马甲走亲戚”活动走遍了当地的20个乡镇和街道——

“走亲”

本报记者 崔春梅 本报通讯员 边铁曙 高秀珍 摄影报道

近日,河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的“红马甲走亲戚”活动第20站走进河间市诗经村镇二十里铺村。有的志愿者以家风家教为主题,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活感悟;有的志愿者用西河大鼓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有的志愿者用精彩的唱腔,让大家过足了戏瘾;有的志愿者为村民提供义诊服务……

活动中,“红马甲”忙碌的身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志愿者来‘走亲戚’,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各种服务,真是太好了!”一位村民欣赏着志愿者给他理的新发型,忍不住高兴地说。

1000多把剪子和菜刀

当天,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中,有一对“父子档”。他们就是50多岁的赵战宏和他79岁的父亲赵兵海。

当天,父子俩一起为村民免费磨剪子和菜刀(右图)。赵兵海低着头、弓着腰,一下一下磨着手中的菜刀。一会儿工夫,那把原本钝了的菜刀变得锋利起来。此时,他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脚底下摆满了村民拿来的钝菜刀和剪子。有村民招呼赵兵海喝点水、歇一会儿,被他笑着拒绝了。

“村民们有需要,我们就给大家服务!”赵战宏“噌噌”地磨着手中那把剪刀,身上的红马甲也被汗浸湿了。

自参加“红马甲走亲戚”文明实践活动以来,赵战宏、赵兵海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走遍了河间市的20个乡镇和街道。在每个乡镇和街道,他们都会为村民磨五六十把剪子和菜刀。

走完20个乡镇的“亲戚”后,赵战宏和赵兵海共免费为村民磨剪子和菜刀1000多把。

20个乡镇来了“亲戚”

去河间市西旧馆村“走亲”途中,志愿者王继红的头不慎被杂物砸中。差点被砸晕的王继红拒绝了大家让她去医院的建议,只是闭着眼睛在座位上缓了缓。到了西旧馆村后,王继红不肯歇着,拿起理发工具就为村民们免费理发。她这一理,就是半天时间。在“走亲”活动中,王继红和其他志愿者共免费为村民理发200多次。

文艺节目下乡、移风易俗宣传、交通安全宣传、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电商培训、健康养老、书法送“福”……自“红马甲走亲戚”活动开展以来,河间的20个乡镇和街道迎来了送各种“大礼包”的志愿者。

“志愿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贴心服务。希望你们常来,就跟走亲戚一样……”河间市时村村民徐建英看到“红马甲”给大家带来各种贴心服务,忍不住邀请他们多来村里“走亲戚”。

河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摸底群众需求,创新“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志愿服务模式,积极开展“红马甲走亲戚”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为群众送上“点对点”“心贴心”服务。自2022年9月份开始,“红马甲走亲戚”活动每月都会走进一个乡镇或街道。到目前为止,他们已走遍河间的20个乡镇和街道,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2024-09-21 本报记者 崔春梅 本报通讯员 边铁曙 高秀珍 摄影报道 送服务、送健康、送节目、送技术……两年来,河间“红马甲走亲戚”活动走遍了当地的20个乡镇和街道——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0978.html 1 “走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