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
第07版:07

都是“儿子”惹的祸

南皮一男子发现账单不对,拒绝支付货款。商家有苦难言,向调解员寻求帮助——

本报记者 崔永浩

“我没买过这些货,那不是我的账单,我不光不会给他结账,还要依法维权……”近日,在南皮县潞灌镇的调解室里,男子王某激动地对调解员说道。

原来,在南皮县潞灌镇经营五金配件商店的王某某来到了调解室,说起他与当地一工厂负责人王某为账单引发的纠纷。调解员居中调解,促使双方解除了误会。

账单异常

买家拒绝付款

2018年起,在当地经营工厂的王某开始在王某某的店里购置零配件。一开始,王某每次购买配件都会及时结清账目。2022年以来,随着王某工厂规模不断扩大,王某分身乏术,便与王某某商量好按月结清配件款。

今年以来,王某发现工厂每月的配件账单比往年要高不少。一开始,基于双方多年的合作关系,王某认为可能是配件涨价,并未生疑。今年6月,王某和同行聊天,才知道配件并未涨价。

为此,王某找到王某某询问情况。看完王某某拿出的账单明细,王某提出明细里记录的很多配件并不是他工厂使用的,并气愤地指责王某某不讲规矩。

王某某满心委屈,找到南皮县潞灌镇调解室,向调解员诉说事情经过,希望调解员帮忙查清真相。

实地查看

卖家百口莫辩

了解情况后,调解员第一时间向王某了解情况。

王某说,王某某为人实在,在当地经营配件多年,理论上不应该虚报账目,骗取钱财。然而,事实摆在眼前,王某某给他报的账单确实不对,一部分零件工厂根本没用过,一看就知道有问题。要不是与王某某之间关系不错,他肯定起诉王某某。

对于王某的说法王某某并不认可。王某某说,他开配件店多年,从来没出过岔子。他与王某是多年的朋友,王某的工厂每次买配件,他都把账记得很清楚,不至于为3000元钱就把自己的招牌砸了。

为了查明真相,调解员专程邀请王某某赶到王某的工厂实地查看,发现账单明细中有几种配件王某的工厂确实从未使用过。

见此情况,王某某当场蒙了,怎么都想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错。

真相大白

竟是“儿子”有问题

“看看王某工厂里负责进货的员工,再仔细回忆一下进货的细节……”调解员感觉蹊跷,耐心引导王某某,试图从中发现问题。

突然,王某某发现到王某厂里负责进货的员工中,少了一名常去他店里进货的青年员工。面对王某某提出的疑问,王某表示,他厂里负责进货的员工都在厂里,根本没有王某某所说的人。

“你的儿子是不是20岁左右?”王某某想起,账单明细上多出来的零件正是那名青年进的货,赶紧询问王某。王某对此很疑惑。他说,他的孩子在外地,不可能到王某某店里买配件。然而,王某某却认定到他店里来买配件的男青年就是王某的孩子。

王某某说,今年春节前夕,王某到他店里结账时,那名青年正在店里进货,与王某打了招呼,显得非常亲密。随后,王某连青年的账一起结清。当时,他问王某与青年的关系。王某说青年是自己家孩子。他记住了这层关系,以为两人进货是一回事,便将青年购买的配件也记到了王某的账上。

“那是我侄子!当时说话不严谨,没想到闹出了误会……”王某听后恍然大悟,赶忙向王某某道歉。王某当即给他的侄子打电话,确定这批多出来的零配件正是他侄子购买的。

在调解员帮助下,这起“账单案”至此水落石出,三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王某当场为王某某结清了欠款;王某的侄子将2024年以来的进货款归还王某。

2024-09-19 南皮一男子发现账单不对,拒绝支付货款。商家有苦难言,向调解员寻求帮助——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0828.html 1 都是“儿子”惹的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