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8日
第05版:05

白天贪嘴一时爽,晚上失眠悔断肠……为了防止奶茶“提神醒脑”的功效出现在错误场合,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

藏在奶茶里的咖啡因“刺客”

本报记者 吕依霖 摄影报道

奶茶很受年轻人青睐

最近,家住运河区的潘先生失眠了。“罪魁祸首”竟是他在白天喝下的一大杯奶茶。

潘先生没想到,藏在奶茶里的咖啡因“刺客”,竟能让他半夜睡不着觉。

喝杯奶茶

整夜失眠

“我平常不喝奶茶,这次跟朋友出去闲逛时,随手就点了一杯。”潘先生告诉记者,喝完奶茶几个小时后,他觉得自己心跳有些加速。

到晚上睡觉时,潘先生的精神仍然处在亢奋状态。直至凌晨4点左右,他终于合上疲倦的双眼,沉沉睡去。

这是今年以来潘先生第一次彻夜难眠。他知道,那杯奶茶就是导致他失眠的原因。

潘先生打开他的订单详情,打算记住这杯“夺去”他睡眠的奶茶名字。他这才发现,订单详情页上标注着一行温馨提示:“原叶真茶……含有咖啡因,请茶友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把握饮用时间。”潘先生又查看了另外几种口味的奶茶,发现其他奶茶没有这样的提示。

“看来我点的这杯奶茶咖啡因含量比较高。”潘先生想。

家住运河区的韦女士也曾出现“一杯奶茶,整夜续航”的情况。“心慌,感觉心脏都超负荷了……”经常喝奶茶的韦女士发现,个别品牌的奶茶会导致她失眠。

“一般情况下,一到下午我就不再喝奶茶了。”爱喝奶茶又担心睡不着觉的刘女士为了避免失眠,会有意识地控制饮用奶茶的时间。

记者在市区一家奶茶店门口随机采访发现,不少人会有喝奶茶失眠的情况。不过,因为体质不同,也有部分市民对咖啡因很“迟钝”。

极少数奶茶店

会划分“咖啡因等级”

“每杯奶茶能注明咖啡因含量就好了。”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仅在一家奶茶店中看到,饮品的咖啡因含量有明确的等级标注。

记者打开一家奶茶店的微信小程序,看到首页的醒目位置写着“咖啡因红绿灯”含量标识。其中,绿灯饮品代表“随时随地轻松享用”,咖啡因含量小于50毫克/杯;黄灯饮品代表“推荐傍晚前饮用”,每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在50毫克到100毫克之间;红灯饮品代表“推荐下午前饮用”,咖啡因含量大于100毫克/杯。此外,每杯饮品旁都标注了“红绿灯标识”。

在另一家奶茶店的点单小程序里,商家标明了每杯奶茶的具体热量,同时也为奶茶划分了“A、B、C、D”4种营养等级,但没有对咖啡因含量做出标注。有些奶茶的杯壁上贴的“产品身份证”上,会标注咖啡因的具体含量。记者在一名消费者手中的奶茶杯上看到,这一大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为117.2毫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奶茶店的商品页中都会单独列出“低咖啡因”饮品单,但不会标明咖啡因的含量,只有极少数的奶茶店才会为饮品划分“咖啡因等级”。

此外,记者查询了相关信息。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建议,一名成年人每日摄入咖啡因总量不应超过400毫克,孕妇或哺乳期女性每日摄入咖啡因总量不应超过200毫克。

消费者:

希望市场有统一标准

目前,奶茶行业内并没有咖啡因含量应如何标注的统一标准。

“虽然有些奶茶品牌标注了咖啡因的含量区间,但具体它是如何测量的,是否具有权威性,消费者都不得而知。”刘女士告诉记者,另外,有些饮品虽然标榜自己是“低咖啡因系列”,但因为消费者看不到具体的咖啡因含量,所以仍然存在被咖啡因“刺客”刺中的风险。

“不同人对咖啡因的敏感度存在明显差异,商家应该更清晰地标明奶茶的相关成分含量以及不适用的人群。希望更多品牌能加入咖啡因的分级,最好能出台一个行业统一标准,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买到更适合自己的那杯奶茶。”潘先生说。

2024-09-18 本报记者 吕依霖 摄影报道 白天贪嘴一时爽,晚上失眠悔断肠……为了防止奶茶“提神醒脑”的功效出现在错误场合,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0700.html 1 藏在奶茶里的咖啡因“刺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