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8日
第04版:04

献县教师赵倩倩每天设置6个闹铃,11年不间断——

身患重症肌无力,坚持站在讲台上

本报记者 李圣哲 本报通讯员 左大中 摄影报道

赵倩倩和学生们在一起。

赵倩倩参加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赵倩倩认真备课。

很多人习惯在手机上每天设置一两个闹铃,当做备忘录,到点提醒自己。可是,献县第四实验小学老师赵倩倩,每天要设置6个闹铃,每隔三四个小时就要提醒自己一次。这样的设置保持了11年。

11年前,赵倩倩身患重症肌无力,严重时吞咽困难、瘫倒在床。经过治疗,如今她的身体恢复得不错,但仍要靠药物维持。这些年来,赵倩倩坚持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们讲课,有时忙起来忘记了吃药。为了避免病情发作,她每天设置6个闹铃,提醒自己按时吃药。这样,她就能在讲台上站得更久一些……

她的梦想刚实现

就遭到命运的重击

今年37岁的赵倩倩是献县商林乡岔道村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从小就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赵倩倩上小学时,她的姑姑在学校任教。姑姑教书育人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她的心里,也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她梦想有一天也能像姑姑一样站上讲台,成为学生尊敬的老师。高考填报志愿时,赵倩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专业。

2010年,赵倩倩大学毕业了。当时,正赶上县里招聘特岗教师,她果断报了名。最终,她以总成绩第一名被录用,被分到家乡的献县商林乡北宗中心校任教。

梦想达成,赵倩倩沉浸在喜悦中。每天备课、批改作业、讲课、和学生们交流……她感觉日子过得充实且有意义。

然而,一个晴天霹雳突然打破了生活的平静,让她的情绪跌入谷底。

赵倩倩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2013年5月21日,正逢小满节气。当天,她正上课时,突然感觉嗓子发不出声音了。她张大嘴巴再次尝试发声,可空气中静静的,一个字也发不出来。接着,她感觉浑身无力,连举胳膊都非常困难……

赵倩倩缓了一会儿,强撑着向校长请了假。随后,在家人的陪同下,赵倩倩去了北京一家医院诊治。

接下来,她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症状。嘴巴两侧下耷,说话吐字不清,眼睛无力睁开,吞咽困难。后来,她甚至说不出话了,连水都喝不下去,浑身无力,瘫倒在床上……

赵倩倩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在医院治疗了20多天,赵倩倩的病情稳定了一些,但仍然难以抬手吃饭、抬腿上楼,需要家人喂食、搀扶。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也找不到具体病因。随后,她回家调养。

那时候,赵倩倩的女儿才10个月大。她每天吃药,不能喂奶,只能早早地给孩子断了奶,交给家人照顾。刚断奶的孩子在客厅里哇哇大哭,而赵倩倩在卧室里“吧嗒吧嗒”地掉眼泪……

病情复发 全身无力

连药片都咽不下去

“重症肌无力发病率为十万分之几,怎么就发生在我身上了?”“医学上这种病难以根治,我以后可怎么办啊!”……赵倩倩想不通,情绪非常低落。

可是,上有老下有小,当老师的理想也刚实现不久,她得好好生活下去呀!

赵倩倩休养了大约3个月,眼看着快要开学了,她想回到课堂上。“我想,工作可以帮我转移注意力,促进身体恢复。”她说。

“这种病需要常年而且每天多次服药,才能控制它的发展。我吃了药后,药效很明显。现在我只要按时吃药,看着跟正常人没多大差别。这个病就怕累着,只要不操心,就没什么事。”笔者采访时,赵倩倩的状态看上去不错。

一开始,学校给赵倩倩安排了少量的课程,让她慢慢适应。意志坚强的她,用认真教学来跟病痛抗争。有时候,赵倩倩正上着课,突然感觉说不清话了,就立即停下来。“学生们才10岁左右,但他们都特别懂事。看到我不说话了,他们就安静地等着,还会搬来凳子让我坐。”赵倩倩说,一般情况下,休息一会儿,她的症状就能得到缓解。

为了避免忙起来忘记吃药,赵倩倩一天设置了6个闹铃。按时吃药后,她的病情基本保持稳定。

可是,2016年春天,命运又给了她一次打击。

当时,县里组织文艺汇演。觉得身体恢复不错的赵倩倩,和几位同事准备了一个舞蹈节目。可是,汇演结束回家时,赵倩倩走到楼梯口,突然感觉腿抬不起来了。她家住三楼,短短的路程,她走走停停,不知花了多长时间……当天下午,赵倩倩被家人送往北京的医院治疗。

这次病情复发,情况更为严重。赵倩倩四肢无力动弹不得,眼皮抬不起来,连小小的药片都咽不下去了。短短时间,身高1.66米、体重55公斤的她,瘦到了不足45公斤。

那段日子太煎熬、太漫长了,赵倩倩一度有些绝望。

学生们用真挚的爱

点亮她的生命之光

养病期间,家人给了赵倩倩无微不至的照料,学生们也给了她很多感动和安慰。

赵倩倩说,在她最绝望的时候,学生们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动力。孩子们听说老师患病后,隔三差五地给她发信息、打电话、写字条,一次次地鼓励她。他们想她,又怕打扰她,几次去她家门口探视,在墙上留言“赵老师,我们想你,希望你早点回来”……

学生们用真挚、纯粹的爱,点亮赵倩倩的生命之光。从此以后,她一步步地从黑暗的沼泽中爬了出来,重新抖擞精神,跟病魔抗争。

慢慢地,她不需要家人搀扶了,自己可以从卧室走到卫生间;吃饭也不用妈妈喂了,自己可以抬起手来端着碗……

赵倩倩无数次告诉自己:“我就是个正常人,我一定可以的!”

她终于做到了!大约半年后,她重返课堂。尽管家人劝她“保命要紧”,但她不想放弃自己的理想。

回到课堂的赵倩倩,做到了“和正常人一样”。每天,她在闹铃的提醒下按时吃药。身体只要发出不适的“信号”,她就会立即吃药。多年来,她和小药片形影不离……至今,她的身体状况保持得还不错,平时很少请假。

赵倩倩在家乡小学教学8年。2018年,献县第四实验小学成立并招聘教师,她以优异的成绩被选聘到县城。如今,她是学校六年级5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她和每届学生

都有“美丽的约定”

献县第四实验小学的门卫记忆力很好。每次学校放假,学校门口都会挤满来接孩子的家长,中间还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门卫认得,这些孩子是之前从本校毕业的学生,是来看望赵倩倩的。他不用询问,就打电话或朝着教学楼喊道:“赵老师,你的学生又来看你啦!”

随即,赵倩倩走出教学楼,来到几名学生身边,高兴地聊了起来……

赵倩倩性格爽快,很有爱心,无论教哪个班,都深受学生们喜爱。孩子们喜欢她,会跟她说悄悄话。孩子们崇拜她,觉得她知识丰富,所有问题都能给出完美的解答。有些毕业多年已经上了高中的学生,仍和她保持联系……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又有几名已经毕业的学生来看望她,希望能和她聊聊天。到了中午,赵倩倩如约和他们见面,并请他们吃饭。他们选了一家饭馆,吃旋转小火锅,一边吃一边聊,愉快又温馨。

其实,这是赵倩倩和学生们“美丽的约定”。

从2010年入职至今,赵倩倩教过很多毕业班。学生毕业前,她都会跟他们说:“如果你们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随时来找老师。这是一个约定,我随时在学校等着你们。”

这个“美丽的约定”延续了多年。每到寒暑假或周末,总有学生来找她谈心聊天,请她答疑解惑。在赵倩倩看来,这是学生们对她的信任。只要他们需要,她一定会竭尽所能给予帮助。

多年来,赵倩倩虽然身患疾病,但尽量不耽误教学,用行动给学生们作表率。工作中她努力钻研,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

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她还要求自己每周阅读一本跟业务有关的书籍,不断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她在课题研究、学科质量测评、征文、演讲等方面,多次获得市级、县级荣誉。

献县第四实验小学校长赵建辉说:“赵倩倩老师虽然身患疾病,但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在学生眼里既是师者又是长者,同时还是知心朋友。她教书育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名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024-09-18 本报记者 李圣哲 本报通讯员 左大中 摄影报道 献县教师赵倩倩每天设置6个闹铃,11年不间断——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0699.html 1 身患重症肌无力,坚持站在讲台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