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4日
第07版:07

“走”来的大麻烦——

雨后赤脚走路 感染病菌被“钩”

近日,广东一男子暴雨后赤脚走路,确诊钩体病,住进重症监护室。

暴雨后赤脚走路,确诊钩体病

近日,一场暴雨过后,广东的小李赤脚去田里劳作,之后就出现发热、全身无力、头痛等症状。在医院,小李被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因症状严重住进重症监护室。医生推测,小李可能在赤脚过程中接触老鼠尿液污染的积水,从而被感染。

医生表示,钩体病是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的症状为高热、头痛、眼结膜充血、小腿痛、乏力等。重症钩体病则以黄疸、肾功能不全和出血倾向为特征,其致死率高达50%—70%。

钩端螺旋体主要寄生在老鼠、猪、狗等动物身上,可以通过动物的粪便污染人类的水源。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或者皮肤有破损时,接触到污水就容易感染。

如何避免被钩体病“钩上”

1.暴雨天气,非必要不出门,如果必须外出就要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进行田间劳作、水上作业等活动前,应尽量做好防护措施,如穿防水靴、戴手套等;避免在不明水质的水域中游泳。

2.对于家养动物,应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同时保持其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特别是老鼠等可能携带钩端螺旋体的动物。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可能受污染的物品或动物后。

暴雨过后,预防传染病

暴雨洪水不仅会带来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还会污染水源和引发这些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 霍乱、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伤寒和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是洪涝灾害后最常见的疾病。

肠道传染病最大的特点是“病从口入”,不洁的水源和受污染或变质的食物,都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高温、高湿不仅会为肠道病原体的滋生提供适宜的环境,更会加速灾区积储食物的腐败、变质。

蚊媒传染病 暴雨洪水过后,会滋生大量蚊虫,以蚊子为载体的虫媒传染病得以传播,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和疟疾等。

皮肤病 洪水退去后,也是皮肤病的高发时期。

人体过度疲劳且长时间处于脏乱的环境中,免疫力会逐渐下降,这为一些致病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会导致皮肤疥痈、坏疽、蜂窝织炎和毛囊炎,皮肤癣菌(真菌)会导致手癣和足癣。

皮肤长期浸泡在污水中,持续受到刺激,会引发湿疹和各种皮肤炎症。

自然疫源性疾病 常见的有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和血吸虫病等,其病原体来自老鼠等野生动物,以及牛、猪等家畜携带的细菌。

据长江日报

2024-09-14 “走”来的大麻烦——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0554.html 1 雨后赤脚走路 感染病菌被“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