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预计于2028年前后向火星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该任务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而美国的火星取样任务因重大延误和预算大增而一直悬而未决。
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5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表示,该团队的目标是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报道说,对此,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太空政策研究员娜姆拉塔·戈斯瓦米表示,此次任务的时间表对此前预计的2030年发射进行了更新,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对自己有能力掌握这项复杂操作所需的技术越来越有信心。
戈斯瓦米还说,哪个国家首先成功完成火星任务,哪个国家就将成为太空探索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刘继忠在5日的会议上解释这项任务时说,将通过两发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分两次发射轨返组合体和着上服组合体。
他说,着陆、采样、起飞和在轨样本转移将建立在以前使用的关键技术基础上。这些关键技术曾用于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月球样本返回任务以及天问一号火星着陆任务。
报道还说,这种“即取即走”的方式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同。
自2021年以来,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一直在探索火星耶泽罗陨石坑的一个古老湖床,它已经装满了25个样品管,原计划由“火星样本取回”任务收集并送回地球。
但自去年9月以来,围绕“火星样本取回”任务的不确定性一直存在,当时一项独立审查发现,该任务最高可能耗资110亿美元,最迟要到2040年才能完成。
据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