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习,许多学校在开学后都会要求学生上交手机。有孩子为此动起了小心思,想利用网上卖的各种“上交神器”“藏匿神器”,或是对手机偷梁换柱,或是将手机百般藏匿。而售卖这些“神器”的网店,也在近期迎来了一波购买热潮。
(据9月4日《沧州晚报》6版)
孩子们手上的模型机都是哪来的?据悉,线下门店的模型机难找且“一眼假”,线上却是另一番天地,售卖手机模型的网店非常多,产品外形也更加真实。部分网店显然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会在产品名称上标注“学生上交”“上交顶包”。为了让模型机更加逼真,有些网店甚至推出了“亮屏版”产品,价格要稍贵一些。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中还有藏手机的产品。如,外观像保温杯的水杯,旋开底座,里面竟然有一个可以藏手机的暗格;一块普普通通的镜子,把镜面和底座撬开,中间就会露出一块空间可以藏手机……甚至有的商家宣称“手机藏匿神器、100%安全入校、不限手机、隐私发货”。
上述手机“藏匿神器”看似满足了一些学生的特殊需求,但终归是对未成年人的不负责任。从情理角度讲,这简直就是教学生使坏,不利于学生诚信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此类产品的目的无外乎是为了“帮”学生骗老师,而商家明知道手机不能带进校园却如此“帮忙”,无疑是有违商业道德。
手机“上交神器”“藏匿神器”显然与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良好风尚和社会公共秩序相违背。可见,这些均是在打法律擦边球。尤其是有些以假乱真的模型机,没有包装,也没有品牌、生产地址等信息,都是“三无”产品,更值得警惕。
针对此类产品,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责任,对“三无”产品及其虚假宣传等不法经营行为,加大整治力度。平台也应该加强对此类产品的审核监管,及时下架。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消费警示,以防范此类产品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伤害。
这一代孩子是电子产品伴随长大的,他们在多个场合都会用到智能手机,让其完全脱离手机不现实也不可能。于此,家长须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一旦发现孩子有沉迷手机的苗头,应尽早介入。对于购买此类产品的,家校应该联合做好工作,使学生远离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