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有些下降,家住万泰家园的小周过敏性鼻炎犯了。她打开家里的药箱,找出一支治过敏的喷剂。正想用时,她忽然想起得看一看药的生产日期。一看才发现,这瓶喷剂竟然已经过期一年多了。小周赶紧把药箱里的药倒在了桌子上一一查看,结果令她大吃一惊:七八盒药都已经过期,有两瓶眼药水甚至过期两年了。“平时我和老公买了药就往药箱里放,有些药平时很少用上,幸亏发现了这些过期药,要是用了,产生不良的后果就麻烦了。”小周心有余悸地说。
囤药两大箱
三成已过期
前几天,在运河小区居住的霍女士觉得嗓子不舒服,就想找点药。打开药箱一看,5盒没开封的感冒冲剂早已经过期3个多月了。霍女士家有两个药箱,她把药拿出来摆了3排,结果发现有3成药已经过期,其中有不同品牌的感冒药和肠胃药,还有成排还未拆封的速效救心丸(右图)。“都是花钱买的,扔掉太可惜了,过期时间不长的还是留着吧。”霍女士的妈妈一看女儿要把这么多药都扔掉,觉得非常心疼。霍女士给妈妈讲了讲吃过期药的害处,然后坚决要将一袋子过期药扔掉。
记者了解到,很多家庭都配备一个家庭小药箱,以备不时之需。然而,越积越多的常备药甚至急救药,被丢进药箱后成年受“冷落”,逐渐囤成了过期药。
打折加赠品
药越攒越多
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每次去药店买一种药时,常会被药店工作人员推荐买其他搭配的药。在“打折加赠品”的诱惑下,家里的药便越囤越多。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药店发现,药店促销“一托二”甚至“一托三”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市区解放西路的一家药店里,收银台上摆满了维生素C含片、泡腾片、护手霜、牙膏等,上面贴着“特惠换购”“满168元送洗漱包”的标签和海报。一旁的几个小货架上,还放着治疗颈肩腰痛的膏药和各种保健品等。
“您这次买的药会员积分多,再买20块钱就能换礼品了。您可以带上这款感冒颗粒,买三赠一,天儿冷了,家里人肯定用得上。”在市区晴川路的一家药店,来买降压药的张女士经不住药店工作人员的推销,又买了四盒感冒颗粒回去。“买得越多赠得越多,不少过期药都这么囤下的。”张女士说。
“这盒治腹泻的药只吃了几片,眼看就过期了。”家住欣欣家园的杨女士无奈地说,药店要能拆零销售就好了。记者走访多家药店后发现,有三家设有“拆零专柜”,但可供拆零的药品寥寥无几,其他药店均不提供拆零服务。“很多药拆封后,会影响药品的有效期,买回家后的药没有使用说明,也可能造成误用。”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解释说。
备药要适量
平时常检查
对于很多市民家中备药的习惯,沧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的医生表示,家庭备药一定要适量,切勿大量囤药。药箱要定期检查,过期的药及时处理,还要检查药物的性状有没有发生变化。日常家庭备药只需要普通感冒用药、小创伤的消毒药品就够了,备药的量以一次一人份为宜,用完了再及时补充,可以减少药品失效的损耗。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家中需要备足用药,药量一定要遵医嘱。
“有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要养成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的习惯。”医生提醒各位市民,在储药方式上,常规药物应在常温(不超过30℃)、避光、通风、阴凉处密封储存,不建议脱离原包装。需要冷藏等特殊保存的,一定要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条件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