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2日
第14版:14

大全的日子

□吴宝平

大全今年40多,这些年也没正正经经干过几天活,日子却比村里大多数人过得要好。

大全上面有两个姐姐,等到大全出生,全家人都喜得合不拢嘴。爸爸妈妈把儿子看作眼珠子,爷爷奶奶把孙子当做命根子。等到大全能吃东西,家里好一点的东西都进了大全嘴里。大全的父母就是靠种田为生,爸爸有时出去做小工挣点零花钱,家里人维持温饱,大全自己却早已进入小康。通常是俩姐姐啃馒头,大全吃鸡蛋;一家人吃炖白菜,大全自己吃炖肉或者炒鸡蛋;家里宰只鸡,按说全家一顿都不够吃的,实际却是大全自己啃好几顿鸡肉,俩姐姐最好的情况是炖鸡当天能吃个鸡头鸡爪鸡血鸡内脏,还是大全不想吃这些。

那时零食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大全的饼干、江米条、槽子糕却从没断过。大全的爷爷奶奶把亲戚给的稀罕吃食全留给大全。二姐6岁时有一次忍不住嘴馋,吃了大全一根江米条,被大全告状,二姐被妈妈拎着揍了一顿,以后俩姐姐一点儿都不敢碰大全的吃食。

姐俩学习都很刻苦,高中住校为省钱,经常带一瓶炒咸菜吃一个星期,娘往咸菜里搁点儿黄豆,就是加强营养了。幸好,姐俩好学上进,全都考上了大学,然后留在大城市打拼。一直娇惯溺爱长大的大全却不爱学习,最后初中都没念完。父母觉得大全岁数小,不让他出去打工,庄稼活舍不得让大全干,大全也不肯干。

晃了几年,大全开始说媳妇,爷爷奶奶拿出全部家产,爸爸妈妈拼死拼活,给大全盖起崭新的瓦房。娘又逼两个女儿给大全凑彩礼钱。大全好吃懒做,人家女方要的彩礼比别家都高。大姐工作几年拿出全部积蓄,二姐才上班没两年,自己生活都很艰难。她幸好自小省吃俭用,习惯了倒也不觉得苦,但是要拿出几万块钱实在太难了,在单位根基浅也不好找人借。妈妈撂下狠话,不拿钱,不只是不孝顺、不关爱弟弟,简直就不是人!这逼得二姐差点跳黄浦江。最终好心的大姐又借些钱替二姐先出了。

时光荏苒,大姐工作稳定,在单位也得到认可。二姐跳槽到一家非常辛苦但收入不少的公司,发展越来越好。大姐二姐结婚时,虽然俩女儿月月给父母汇钱,父母却没有陪嫁,妈妈还表示结了婚不能只顾自己,给家里的钱只能多不能少。大姐二姐生孩子,父母也没过来照顾,反而抱怨女儿离家太远,帮不上太多的忙,得多给家里钱才行。二姐工作紧张,很想母亲能过来看孩子,父母却一点意思没有。

爹娘要管大全。地里的活,全是爸爸的;家里的事儿,都是妈妈的。大全啥都不管,大全媳妇有样学样也不肯干啥。有父母操持,加上俩姐姐的贴补,大全日子不错,烟酒鱼肉不断。大全有了儿子后,老母亲更是变着法儿跟女儿要钱,今天说电视坏了,改天又说心脏不好。俩女儿虽对父母有怨言,但也心疼父母年纪大又辛苦。这些年拼命工作,俩人日子过得都挺好,提议接父母到城里居住。大全坚决反对,之前是因为父母要给他种地做家务,现在父母年纪大,不能干了,但父母走了自己吃什么。

为联系方便,二姐给母亲买了手机,新手机被大全拿了过去。姐姐打电话过来经常是大全接,姐姐问父母身体怎样,大全说好着呢;姐姐问爸妈吃的什么,大全说“大鱼大肉吃着”。大全爹娘正坐在小凳子上啃馒头吃咸菜,闻着大全那边飘过来的炖肉味儿,把眼泪吞到肚子里。

大全的儿子是爷爷奶奶照顾大的,受大全影响,对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态度也不甚好,但比对他爹还强些,儿子看不起大全。转眼大全40多了,父母已70多岁。大全坐在餐桌旁,天天大鱼大肉,顿顿不离酒;父母坐在小板凳上日日啃馒头咸菜,喝白开水。

大姐孩子上大学了,二姐孩子比大全家儿子还小,但上的是贵族学校,寄宿制。有了宽裕时间,姐俩再次提议接父母到城里住段日子,再次被拒绝。父母被现实改变心性,悔不当初,却不敢说什么。姐俩听着电话那边母亲吞吞吐吐的语气,不由心生疑虑,虽然大全还是说父母“大鱼大肉吃着,好着呢”。有魄力的二姐没打一声招呼,突然袭击回到家里,正赶上父母坐在小板凳上咬馒头啃咸菜,旁边大全一家在啃排骨。二姐大怒,马上把父母接走了。

大全的接济断了。大全很想让儿子养自己,接着啥也不干吃香喝辣,不是有人啃完老再啃小吗?儿子也快技校毕业了。可惜儿子击碎了大全的梦想,大全的儿子不肯辛苦,还埋怨父亲做得过分,不知道哄爷爷奶奶和姑姑,以至于失去摇钱树。

大全很难再吃上酒肉,还要天天受儿子的埋怨。大全垂下头,再也抬不起来。

吴宝平

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电影文学》《半月谈》《沧州晚报》《燕赵都市报》等报刊杂志。

2024-09-02 □吴宝平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9318.html 1 大全的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