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30日
第10版:10

刹住作业形式主义之风

小 野

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克服中小学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但记者采访调查发现,一些地方中小学作业依然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在一些平台上,“手抄报代画、代做”产品销售火爆,其中不乏宣传“回头客超过一万”“9年老店”的店铺。

(据8月29日《沧州晚报》10版)

不仅“代做手抄报”成为了生意,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还出现了大量空牛奶盒、空笔芯被包装成商品出售的现象。

“代做手抄报”也好,被包装成商品的空牛奶盒、空笔芯也罢,平台中出现的这些服务孩子作业的产品,都反映出一些学校和教师作业布置流于形式主义,加重学生和家长负担的问题。

其中,手抄报无疑是被诟病最多的作业形式。有家长反映,每逢重要节日,如端午节、国庆节、春节,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制作手抄报。学生推给家长,而一些家长往往无奈地通过网购解决。从那些号称“9年老店”“销售超过20万单”的宣传中,就可以窥见手抄报多么普遍。

从二手交易平台购买成品应付学校要求,以弄虚作假应付形式主义作业,是家长的无奈之举。原因在于,很多作业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对学生能不能独立完成进行科学论证,以致作业内容和形式都不适合学生,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

然而,家长也没时间和精力来帮孩子代劳。于是,代做、代画就成了一门生意。

这种弄虚作假的应付之法,可能在孩子心中种下不诚信的种子。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会对弄虚作假习以为常、心安理得。

教育不仅在于言传,更在于身教。教师、家长一次造假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后续多少节诚信课、德育课都弥补不了的。这样的作业布置下来,不仅达不到育人效果,还可能起到反向引导作用。

治弄虚作假应付作业之风,让教育回归本质,首先在于落实为学校、教师减负的各项政策举措,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活动,力避形式主义和留痕主义“进校园、入课堂”。尤其要避免评先争优沦为“秀场”,以此从源头上铲除形式主义作业滋生的土壤。

此外,还需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校有独立的办学空间,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去办学,不用为了应付各类检查、评比而折腾学生和家长。

2024-08-30 小 野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8996.html 1 刹住作业形式主义之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