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声响起,舞台上的她如一只快乐的小精灵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灵动和优雅……每次学校组织文艺演出,她都会积极报名参加,老师和同学们都叫她“舞蹈小精灵”。
别看她才9岁,却已经“习舞”5个年头了。她就是运河区临海路小学3年级1班学生尹艺凝。她说:“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和力量。”
爱上舞蹈
尹艺凝的妈妈说,女儿3岁时就对音乐特别敏感,只要听到音乐响起,她就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如果是温婉舒缓的音乐,她会慢慢地舞动;如果是动感强劲的音乐,她则会表演一段自由发挥的‘劲舞’……”
尹艺凝上幼儿园时,对舞蹈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她总是追着爸爸妈妈说,她特别喜欢跳舞。
有一天,尹艺凝的妈妈得知幼儿园里开设了课后延时舞蹈班,就立刻给女儿报了名。她说,一来可以让女儿进一步学习舞蹈,圆了她的舞蹈梦;二来也解决了自己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及时来接女儿的难题。
这个一举两得的决定,也让尹艺凝正式开启了学习舞蹈的道路。
刻苦练习
学舞蹈先要练习基本功,不仅有软度的练习,还有力量的练习。尹艺凝从小比较瘦弱,软度练习还可以,但是力量练习就有些吃力了。为了攻克这一不足,她坚持每周在家累计练习10个小时左右。
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她取得了很大进步。就连舞蹈老师也表示,喜欢舞蹈的孩子很多,但是肯为之坚持练习的孩子却很少,尹艺凝就是肯用功的一个。
因为喜欢,可迎万难。一次集训课上,尹艺凝觉得压腿越来越疼,抬起来的那条腿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叮咬一般,而着地的另一条腿也像灌了铅似的,十分难受。实在忍受不了了,她索性不练了。
这时,舞蹈老师对她说:“艺凝,你过来,我给你搬腿吧。”当时,尹艺凝还不知道什么是搬腿,乐呵呵地跑了过去。她心想:终于摆脱压腿的疼痛了。
可是,练起来以后,她才真正知道什么是搬腿。她在心里暗暗叫苦:怎么会这样疼?以后再也不来了!
她想打退堂鼓。但是,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坚持,又想起妈妈曾经对她说过的话,“万事开头难,一定要忍住,坚持下去就能看见曙光”,她又坚持了下来。
美丽绽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1年8月,尹艺凝通过了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舞蹈考级三级的考核。2023年6月,在河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组织的2023河北旅游文化艺术节展演中,她参演的舞蹈《傣笠》获评“最佳节目”;同年9月,她又获得了中国舞七级舞蹈证书。今年6月,在2024年河北省少儿艺术节“荷花舞韵”舞蹈教学成果展演中,她表演的独舞《傣家小妹》获得了特等奖……
尹艺凝说,她非常珍惜每一次登台表演或比赛的机会,也在用心感受着舞蹈带给她的快乐。
“看到现场那么多优秀的参赛选手,我瞬间就感受到了压力,但是内心那股不服输的劲又激励着我勇敢地面对挑战……”6月19日,尹艺凝站在2024年河北省少儿艺术节的舞台上有些紧张。要知道,她这次是以独舞《傣家小妹》参加展演的,舞台上的聚光灯将聚焦在她一个人身上。
上场前,她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当音乐声响起,她化身成一位翩翩起舞的“傣家小妹”,轻盈地舞动起来,旋转、跳跃、伸展……她完全沉浸在了舞蹈的世界里。
完成最后一个舞蹈动作后,她静静地站在舞台中央,等待着评委和观众的评判。最终的结果让她欣喜若狂,她获得了特等奖。
她说:“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对我舞蹈技能的认可,更是对我无数个日夜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尹艺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中国舞舞蹈家。她想深入研究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戏曲、绘画、民间故事等,从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舞蹈创作中,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舞蹈的独特魅力和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