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苏少静)一场强降雨过后,沧州市区个别积水路段有鱼出现,引来一些市民“围捕”。
昨天上午,市区个别路段仍有积水。一些市民走上街头,用各种方法捉鱼。在市区黄河路和求是大道交叉口附近,记者看到10多名市民弯着腰,在水里找鱼。有的拿着水盆,有的拿着塑料袋,在积水中捞鱼。还有的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兴奋地手持渔网捕鱼。
“我半个多小时就抓了6条鱼。”市民王先生打开放鱼的塑料袋,里面的鱼大小不一,体长在几厘米至20多厘米之间。“早上在网上看到这边有鱼,就带孩子过来了。早上好逮,现在鱼少了,不太好逮了。他们早上逮的鱼挺大的,有的一条就有一斤多。”
“逮着了,逮着了!”就在记者采访时,一旁的市民李先生用渔网捞到了一条10多厘米长的鱼。“这鱼值不了多少钱,但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同伴一起抓鱼的经历。”李先生笑着说。
市区街头的鱼是从哪里来的?能不能食用?对此,记者采访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有关专家。
“降雨过后,街头出现的鱼来源比较复杂。可能是下雨导致附近河流和鱼塘水位上涨,鱼儿‘顺势’游到了街头。也可能是上游水库放水时,鱼儿趁机游了出来。”这位专家说,不排除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
“如果能确定鱼的来源是干净自然水域,且捕获的鱼经过适当处理和烹饪,是可以食用的。”但这位专家提醒大家,为了安全起见,不建议食用来源不明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