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今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首先在起始年级使用,三年内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
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修订工作特别注意将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统筹考虑。以语文教材为例,修订过程中,注重加强幼小衔接,调整了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设计,降低了教材难度。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减教材整体容量。一年级上册的课文从14篇减少到10篇,识字课从10课缩减至8课,识字量从300字调整至280字。
二是延长拼音学习时间。将一个“阅读单元”调整为“拼音单元”,“拼音单元”数量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3个;将难度较大的拼音课“i u ü y w”拆分为“i u ü”和“y w”2课。通过调整,拼音教学时间比原来增加1—2周,减缓起始阶段的学习坡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拼音学习内容。
三是优化识字写字编排。科学安排识字写字序列,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原则,优先学习字形简单、构词率高、生活中常用的汉字。
新教材2024年秋季学期首先在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2025年,小学一、二、三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使用;2026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全部完成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