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肃宁县的摄影家袁秋良,在44岁那年第一次用长焦镜头拍摄了几只小鸟后,便对拍鸟产生了很大兴趣,也开启了他的“拍鸟”之路。18年来,作为一位鸟类摄影师,他在那些常人难以抵达的地方,拍摄了300多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10多种,也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自然保护的行列中来。
(据8月20日《沧州晚报》5版)
很多人看到鸟儿觅食、嬉戏,一个展翅,掠过水面、躲进林间、翱翔天际,就会心生热爱和向往,希望自己像鸟儿一样自由洒脱。
在肃宁县,62岁的摄影家袁秋良,18年来追着鸟儿全国跑,用镜头记录下了300多种鸟类的灵动身影。在人们想来,袁秋良该是多么恣意快活。
从报道中看出,拍鸟是个苦差事。他带着老伴去拍鸟,等了半天也没见到飞鸟。有时忙活一天,拍到了鸟儿,却没有拍到自己想要的画面。拍鸟过程中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拍摄点一守就是几个小时,夏天容易中暑,冬天容易冻伤,有时还要身处险境。
对袁秋良来说,拍鸟的过程再辛苦,等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感觉一切辛苦都值了。鸟儿那精彩的瞬间被定格后,照片不但能准确地体现镜头语言,而且真实记录了鸟儿的生活习性和状态。每当这个时候,他的快乐是无以复加的。
也正是因为拍鸟,他成了半个鸟类专家,也成了一位护鸟使者。受他的影响,现在已经有20多人加入到拍鸟、爱鸟、护鸟的队伍中来。
古往今来,鸟儿是艺术家们钟情的对象。古代的水墨画中,花鸟作品不胜枚举。很多诗人也用了大量笔墨描绘鸟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那么,摄影师拍鸟儿,可以说是用现代的影像设备对鸟儿的另一种艺术呈现,是带着别样韵味的美。
事实上,生态环境保护得越好,大自然就越能回馈给我们多姿多彩的美,也会有更多种类的鸟儿让我们观赏和拍摄。同时,随着更多鸟类摄影作品面世,又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境生态保护中去。
袁秋良通过他丰富多彩的摄影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为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