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6日
第04版:04

“不图名不图利不收费,就是为了给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看着他们牵手就高兴”——

“组团”说媒的“马大姐们”

本报记者 祁晓娟

“搭鹊桥”

登记信息

“马姐,我儿子26岁了,在一家国企工作。您能不能给张罗个对象?”

“您把孩子的信息告诉我,我记录一下。”马桂芹笑着说。

8月12日,马桂芹接到了一位家长打来的电话。记录完信息后,马桂芹开始在手机里、笔记本上看有没有“条件相当”的姑娘。

“单身男女信息都在脑子里装着”

家住沧州市运河区的马桂芹今年60岁了,因为热心给人说媒,人称“马大姐”。她原本到了享受退休生活的时候。现在,她每天都很忙,忙着给单身男女介绍对象。

身边的人非常佩服马桂芹,因为她脑子里“装着”很多单身男女的信息。

“我爱忘事,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忘这忘那。但我记得很多单身男女的信息。”马桂芹笑着说,有人找她牵线搭桥,她听到男青年的信息后,能从脑子里迅速匹配出女孩子的信息。“可能是因为我喜欢干说媒这个事情吧。”

年轻时,马桂芹就是个“热心肠”,喜欢为身边的单身男女张罗对象。

“我第一次说媒成功的两个人,现在已经当了爷爷奶奶。”马桂芹说,当时,她是给自己单位的年轻人介绍对象。

那时的通讯不像现在这么便利,她就骑着车子去给人“牵线”。

马桂芹有一个小本子。小本子上记录着很多单身男女的信息。利用业余时间,她就整理这些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随着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再加上退了休,马桂芹在说媒这件事儿上更上心了,也更忙碌了。

“虽然退休了,时间富余了,但我是上有老下有小。”马桂芹说,一开始,家人看她总在打电话、回信息,一天到晚手机不离手,对她很有“意见”。

马桂芹给家人做工作:“现在很多年轻人的交际面没那么广,找不着对象,多着急啊。”

后来,马桂芹帮着丈夫单位、女儿单位的几位单身青年找到另一半之后,家人开始理解她了。“他们认为我做的是好事儿,不是瞎忙乎,就支持我了。现在,他们还不时地给我提供单身青年的信息呢。”马桂芹说。

在马桂芹的记忆里,她已经成功说媒50多次。“这还是不完全统计得出来的数据,有的已经忘了。”马桂芹笑着说。

“不图名不图利不收费,就是为了给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看着他们牵手就高兴。”马桂芹说,每当听说经她介绍的年轻人订婚了或结婚了,她特有成就感。

免费搭鹊桥

随着找马桂芹说媒的人越来越多,马桂芹认识了与她同样热心肠的何晓云、佟丽华、张吉梅、吴昕、王丽、闫锡玲等人。

开始,周边的同事或亲戚朋友给她们打电话、发信息,让她们帮忙给单身青年介绍对象。

后来,越来越多素不相识的人给她们打电话、发信息。“大姐,能不能给孩子介绍个对象啊,孩子今年28岁了,有点着急”“大姐,孩子在南方工作,您给找找看,有没有沧州的年轻人也在南方上班的,给介绍介绍”“大姨,我来沧州工作3年了,我说一下我的条件,您看看能不能给我介绍个对象”……

于是,她们决定整合资源,搭建一个公益婚介平台。她们还为这个平台起了一个名字叫“今生缘”。

她们给很多单身男女成功“牵线搭桥”,记不清有多少对了。她们一直秉承一个原则:不收费。

“我们就是免费说媒。”何晓云告诉记者,不仅不收费,大家还自己掏电话费、搭路费,不厌其烦地给年轻人介绍对象。最多的时候,她们的手机费一个月要上百元。

马桂芹告诉记者,这几年,她换了好几次手机,每次换手机,都是因为内存不够了。现在换手机,她总强调要换个内存大的。“这样储存的信息多啊。”

除了搭钱之外,更多的是搭时间。

大家都已经到了60岁左右的年纪,虽然已经退休,但也要照顾父母或者孙辈。

何晓云说,大家都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高手”。给年轻人匹配信息,她们都在“挤”时间,比如:收拾屋子的间隙,孙子孙女睡觉之后……

马桂芹告诉记者,她一般是在送完外孙上幼儿园之后或者推着妈妈去公园晒太阳的时候,抽空忙一会儿。

不少婚介公司找到她们谈合作,全被她们拒绝了。

严格的“纪律委员”

吴昕今年58岁了,大家都叫她“纪律委员”。

“为啥叫我‘纪律委员’呢?”吴昕笑着说,因为她对资料的管理非常严格。

吴昕也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给身边的人“说媒”。“别人说我是个热心肠,其实我是喜欢成人之美。”吴昕说。

后来,吴昕认识了马桂芹、何晓云等志同道合的伙伴。“人多力量大。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少单身青年的信息,如果互相分享的话,成功率会更高些。”吴昕说。

随着单身男女的信息越来越多,吴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她们公布的资料,经常会被不认识的人“拿”走。

吴昕接到过反馈,有的青年接到了其他婚介公司的电话。

“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想办法去解决它。”吴昕说,她和其他红娘商量:准备两套资料。

一套是对外的资料,资料里只有青年的基本信息,不包括电话号码。一套资料是对内的,电话等信息只有吴昕等几个内部人员知道。

从那时起,吴昕就有了“纪律委员”的称号。

“我们就是保持初心,不图名不图利。”吴昕说,保证这个平台的“纯粹性”很重要。大家认为,正因为这样,她们才坚持了近10年。

“如果没有我们的坚持,平台早就散了。”吴昕说。

吴昕经常会接到报喜电话:“吴姐,孩子结婚了,谢谢你。”每当这时,吴昕别提多高兴了。

有高兴也有委屈

何晓云今年60岁了,说起第一次说媒,还是2014年。当时,她给一名从北京回来的小伙子介绍了女朋友。后来,两个人结婚了,生活很幸福。

初次牵线成功,让何晓云很有成就感。她想着,身边一些单身青年的社会交际面不广泛,如果她能够助其一臂之力,多好。

于是,何晓云利用工作之余,当上了红娘。两对、三对、五对……直到后来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姐妹之后,大家一起帮着年轻人找对象。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到她们,很多婚介找她们商量共同创业的事儿。“凡是跟我们谈合作的,全部拒绝。免费这一条,我们必须坚持到底。”何晓云说。

做了这么多年公益红娘,何晓云和其他姐妹一样,收到了很多感谢。

何晓云告诉记者,她们不仅收获感谢,也有觉得委屈的时候。

“有时,我们义务付出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何晓云说,有一次,一个外地青年,想着找她要信息。何晓云拒绝了他。

这名男孩就发信息、打电话,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何晓云当时很生气,更多的是委屈。

还有个别家长,因为总是介绍不成功,就发信息说一些风凉话。

刚开始,她遇到这种事儿会生气很长时间,后来,她劝自己:“我们也有子女,也能理解这些单身青年和家长的迫切心情。他们可能是有些着急了。”

其他红娘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向何晓云倾诉。“你说咱们图的是什么?”

何晓云会开导她们:“咱们问心无愧就好。”

如果她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何晓云也会教她们。“这种事,这些年红娘们碰到过不少。大家虽然有心寒的时候,但初衷没有动摇。”何晓云说,慢慢地,大家从处理事情不成熟到如今已经变得成熟稳健游刃有余了。

这两年,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她们介绍对象,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她们打电话。“大姐,孩子在外地,不好找对象,您那儿有合适的吗”“孩子说啥也不找对象,您能帮着劝劝吗”“大姐,听说这免费给介绍对象,要不我把孩子的信息发给您”……

“现如今,家长比孩子还着急。”何晓云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何晓云会在网络上找一些文章,发给大家看。“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这样才能建立稳定、健康的婚恋关系。”何晓云说。

每天,大家依然忙碌,忙着给年轻人牵线搭桥。“在这个平台上,不光有我们7个姐妹,还有30多名收录员利用个人时间每天义务为平台收录资料。”何晓云说。

让何晓云感动的是,这些人有的家庭成员生病了,有的家里事情比较多,还是抽时间义务帮忙。

“我们这些公益红娘,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干下去。”何晓云说。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4-08-26 本报记者 祁晓娟 “不图名不图利不收费,就是为了给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看着他们牵手就高兴”——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8482.html 1 “组团”说媒的“马大姐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