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儿子迷上了编程,拉着我的手,眼里闪烁着祈求的光芒:“妈妈,我想上编程课,您教我写代码吧。”看着他渴望的眼神,我心里既欣慰又愧疚。我想陪他一起探索新世界,可我忙得像个陀螺,根本腾不出时间。
看我为难的样子,母亲主动提出要帮忙:“让孩子学编程吧,我出学费。”“不是学费的问题,他年龄太小,学起来可能比较难,需要有人陪。”我说。“不就是陪着吗,我陪!”母亲笑盈盈地看着她的小外孙。
母亲的决心让我无法拒绝。每到周六,母亲就和儿子凑在一起,俩人专注地盯着屏幕学习。程序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祖孙俩之间的新语言。偶尔,还会传来他们讨论的声音。我眼珠子瞪得溜圆——这是我一坐到电脑前就头疼的母亲吗?
我本以为母亲坚持不了多久,没想到,母亲对编程的热情居然比儿子还要高。有时候,孩子睡了,母亲还坐在那里复习编程资料。
上周,我正在开会,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儿子的消息:“妈妈,这个程序我老是出错,您帮我看一下吧。”我正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
等我终于处理完工作,着急地赶回家,儿子正在屋里唱歌。看我回来,儿子兴奋地喊:“妈妈快看,这是我做的氛围灯,一唱歌就亮。这是姥姥做的流水灯,一闪一闪可好看了!”
“你那个出错的程序是怎么解决的呢?”我好奇地问。“姥姥帮我解决的,姥姥可厉害了!”儿子冲着母亲比了个大拇指。我扭头一看,母亲脸上那得意的笑容,比灯光还要明亮。
我突然意识到,祖孙三代,每一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爱和智慧。母亲的无私奉献,不仅填补了我因工作忙碌而留下的空白,还为我们的家庭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更为母亲感到骄傲,她用行动证明了学习永远没有年龄界限。在陪伴外孙子的过程中,她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看着她眼中重新燃起的求知欲,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曾经不服输的她。
“妈,您真厉害!”我用手肘碰碰她,冲她挤挤眼。“孩子也很厉害!”母亲用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儿子在唱歌,灯光还在闪烁。爱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代码,而家人之间的互助,就是这段代码最美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