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0日
第10版:10

个人信息岂容被肆意贩卖

宗 禾

近日,山东菏泽曹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名。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楼盘售楼人员身份,将业主的姓名、手机号、楼房号以及户型面积,甚至部分业主的身份证号以及银行贷款按揭等信息卖给装修、家电、家具等公司,涉案公民个人信息达30多万条。

(据8月19日《沧州晚报》10版)

很多买房的业主都好奇,房子刚交钥匙,就会接到无数商家的推销电话,有装修公司的,也有家具、家电商家的。

个人信息究竟在哪个环节被泄露的?这则新闻给了我们答案。

原本应是为业主服务的售楼人员,却为了一己私利,沦为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帮凶”。

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对于业主而言,他们可能会因此遭受无休止的骚扰电话,生活安宁被打破;个人身份信息的泄露可能导致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如遭遇诈骗、信用卡盗刷等。

此类案件屡禁不止,一方面,利益驱动使得一些人丧失道德底线、践踏法律尊严。另一方面,相关行业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对员工监管不力,对客户信息的保护措施不够完善。

要遏制这种现象,需要多管齐下。首先,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应当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犯罪分子望而却步。同时,要加强执法部门的监管和执法能力,建立健全长效的打击机制,确保违法犯罪行为能够及时被发现和惩处。

其次,行业自律至关重要。房地产、装修、家电、家具等行业应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员工行为,明确信息使用的边界和规则。要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使其认识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和违法的严重后果。

此外,作为公民自身,也要增强信息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谨慎提供个人信息,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和网络链接,保持警惕,不透露个人信息。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构建法治社会必然要求。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筑牢法治防线,才能让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再“裸奔”,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安全感和幸福感。

2024-08-20 宗 禾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8016.html 1 个人信息岂容被肆意贩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