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崔儒靖)日前,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活力。
在龙头企业培育方面,我市聚焦农业主导产业,特别是盐碱地综合利用和高品质蔬菜产业,助推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20家,其中省级77家、国家级10家,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特别是在旱碱麦和蔬菜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和年产值均实现了显著提升。
同时,我市高度重视农业招商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截至目前,已签约引进项目22个,引资总额达114.93亿元,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品牌培育方面,我市构建了农产品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体系。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拥有涉农省名牌产品5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个。
我市注重扩大盐碱地系列产品品牌效应,“黄骅旱碱麦”被列入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黄骅苜蓿”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批,“南齐茴香”“碱地梨”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