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点,在沧州市区解放西路一家写字楼工作的刘霞解锁了一辆蓝色哈啰共享电动自行车(以下称“小蓝车”),想骑车回家。没想到,她刚坐上去就被烫得跳了下来,再看穿着短裤的腿部皮肤,已经红了一片。
“简直就像坐在了烙饼的锅上。”刘霞嘟囔着。无奈之下,她只能将随身携带的矿泉水洒在了车座上,又将“小蓝车”推到树荫下等候片刻才骑上回家。
下午上班时,她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同事,同事们也纷纷吐槽电动自行车车座化身“屁股刺客”的事情。
一位同事还贴心地告诉刘霞:下次骑行可以选择带着银色坐垫的“小蓝车”,温度会低一些。
太阳暴晒之后的电动自行车车座温度能有多高?会烫伤人吗?银色坐垫真的能降温吗?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暴晒下的车座温度可达71.5℃
8月14日中午11点,记者来到运河区求是大道。在求是大道与名著中街交叉路口处的便道上,记者发现了一排停驻的共享电动自行车。记者看到,部分“小蓝车”车座已经加装了银色凹凸不平的清凉坐垫,并标有“凉爽骑行”的字样。
当时,手机软件显示的天气温度为31℃。现场,记者用红外线测温枪测量了树荫下和阳光下“小蓝车”车座的温度。
树荫下,没有安装清凉坐垫的“小蓝车”的车座温度为45℃,而在阳光下,“小蓝车”的车座温度达到了65℃。安装了清凉坐垫的车座,在阳光暴晒下温度为48℃。
下午1点30分,手机软件显示天气温度为32℃,地表温度为54.6℃。
记者来到解放西路一处共享电动自行车停驻点,再次测量了树荫下、阳光下和阳光下装有清凉坐垫的“小蓝车”车座温度,分别为:44℃、71.5℃和43.2℃。
看来,“小蓝车”安装的清凉坐垫真能起到降温的作用。记者两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测量的温度显示,安装清凉坐垫后,车座温度能降20℃以上。
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今年夏天,他才发现部分“小蓝车”穿上了“银色裤衩”,即使在太阳下暴晒,也不会很烫,相当于放在了树荫下。
随后,记者又用红外线测温枪测量了停在便道上的几辆私家电动自行车的车座,发现在太阳暴晒下的电动自行车黑色车座温度都在65℃—75℃之间,而灰色车座温度则在60℃—65℃之间。
记者现场体验
那么,71.5℃和43.2℃的车座坐上去有什么不同呢?记者进行了现场体验。
记者扫码骑上了一辆暴晒过的、装有清凉坐垫的“小蓝车”。在解锁的时候,车辆还发出了一句提示音:“恭喜你,骑到了‘哈啰冰蓝坐垫车’,这个夏天再也不怕烫屁屁啦!”
刚骑上去的时候,记者发现,和骑树荫下的车辆一样,确实不烫屁股了,骑行起来也更加舒适,但是车辆的把手部分依旧烫手。红外线测温枪显示,把手的温度是65.1℃。
随后,记者又扫码了一辆放在阳光下且没有加装清凉坐垫的“小蓝车”。
记者刚一坐上去,就像弹簧一样跳了下来。虽然隔着一层衣服,但71.5℃的温度依然让车座像“煎锅”一样烫。
在解放西路渤海紫信大厦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路人,他们都有过被夏季电动自行车车座烫到的经历,也都有自己的降温小妙招。其中,有8人表示自己骑行过带有清凉坐垫的“小蓝车”。
市民张女士说,太阳比较烈的情况下,上午10点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电动自行车的车座比较烫了。她家住名园小区,每天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为了防止被电动自行车车座烫伤,她给自己的电动自行车安了一个隔热座套。
看到记者手持红外线测温枪,张女士希望记者帮她测一下自己电动自行车车座的温度。51.7℃!“看来这个座套还是很管用的。起码坐上去不会被烫到。”张女士说。
“很多在树荫下的‘小蓝车’会被优先骑走,等我去扫码的时候,就只剩下被晒了几个小时的‘小蓝车’了。虽然离家不是很远,但骑车也要几分钟,坐上暴晒过的普通车座还是容易烫屁股。如果可以选,我肯定优先选择有清凉坐垫的‘小蓝车’。”刚毕业的大学生杨洋说。杨洋家住运河区通翔园小区,每天通勤的交通工具就是“小蓝车”。每天中午上下班时,她能找到一辆装有清凉坐垫的“小蓝车”,会感觉很幸运。
电动自行车车座为啥那么烫
电动自行车车座在烈日下如此“热情”,主要原因就是它的颜色实在是太吸热了。
曾有研究者对太阳辐射下不同颜色服装面料的吸热程度进行过探究。虽然服装的材质与电动自行车车座不同,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不同颜色之间吸热能力的差异。
研究者选取了黑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紫色六种纯棉面料,分别对这六种颜色的面料进行了暴晒。
经太阳辐射暴晒后,黑色面料的表面温度升高值最大,为12.7℃,然后是蓝色、红色、紫色、黄色面料,分别为9.49℃、7.87℃、6.84℃、5.44℃,白色面料的表面温度升高值最小,为3.72℃。
也就是说,在物品相同且阳光照射时间够长的前提下,黑色最吸热。
记者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共享电动自行车还是私家电动自行车,一般都采用黑色、灰色车座。
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深色物体对热能的吸收率更高,黑色车座的温度自然也就在夏天“居高不下”。
小心“低温烫伤”
那么,“小蓝车”上清凉坐垫的超强降温能力到底是哪来的呢?
对此,“哈啰出行”沧州区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坐垫采用的是银白色高分子聚合物材质,利用对太阳光的反射及自身的隔热特性,实现物理降温。
本质上来看,太阳光使物体升温的原理是光能向热能的转换。当太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折射或直接透过物体,剩余的光能则被物体吸收。但银白色对光的吸收率非常低,当太阳光照射到清凉坐垫上时,大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出去,而不是像普通坐垫一样被吸收并转化为热能。
此外,清凉坐垫表层还设计有立体纹路,加强了对阳光的反射效果,坐垫自然就实现了“物理降温”。
除了共享车辆,广大的电动自行车车主也纷纷在夏季为爱车购置隔热座套,来应对电动自行车车座的高温。
另外,骑行者们也是想尽了办法为车座降温,比如,在骑车前将随身携带的水少量倒在车座上,再用手或纸巾擦拭几下;直接使用湿巾擦拭车座;或者干脆把电动自行车推到阴凉的地方“晾”一会儿。
电动自行车车座那么烫,会不会造成烫伤呢?记者上网查询发现,每年夏天,外地都会有被电动自行车车座烫伤的病例见诸报端。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皮肤科主任郭建辉表示:“夏季,车座温度高达70℃。大多数人基本上是皮肤一挨到这么烫的车座,就整个人都弹起来了,接触时间短,且有衣物在车座和皮肤之间做缓冲,这就防止了烫伤的发生,所以烫伤的概率不大。”
沧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赵子申说:“由于夏天气温比较高,穿着也比较单薄,皮肤一旦与热源接触,很容易造成烫伤。如果电动自行车车座温度达到六七十摄氏度,人们会立刻感知,离开热源。但如果电动自行车车座温度在45℃左右,骑行者耐受性会更强一些,长时间接触,就可能导致低温烫伤。低温烫伤不仅会累及皮肤表层,还可能深入到皮下组织,有感染的风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温车座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烫伤。女性如果较长时间接触高温车座,可能会由于散热不佳、汗与分泌物增多而使泌尿系统受感染。对男性来说,坐高温车座,导致隐私部位的温度过高,则可能影响精子的健康度。
医生特别提醒,痔疮患者是“热座”的高危人群,过热的车座会刺激肛门直肠血管,可能导致充血、水肿、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