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王先生在外卖平台购买了一份麻辣烫,他加了4份标注“一人份”的土豆片,每份2.39元。收到外卖后,王先生发现土豆片只有4片,他以为是商家忘记了,于是打电话询问,结果商家解释,“一人份”土豆就是一片,因为每片土豆片比较大。王先生大呼上当:“一片土豆2.39元,太坑了。”
(据8月5日《沧州晚报》5版)
5块雪花酥681元,一颗话梅25.6元,18元5片土豆……近年来,消费者频频遭遇“天价”消费,这些“天价”商品被网友称作“价格刺客”。
“价格刺客”引发消费者热议,不仅仅是商品价格的虚高,还有它们不规范的计价方式、模糊的计量单位等。
比如王先生购买的土豆片,标注的是“2.39元一人份”,而不是“2.39元一片”。这种模糊的标价方式,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菜品很便宜的错觉,进而轻易入坑。
商家以“一人份”的计价方式售卖,却不标注具体含量,明显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土豆刺客“刺破了王先生的钱包,也会刺伤购买者的消费热情。
不少网友表示,小份菜不是卖高价的理由,明码标注价格和分量才是对消费者最起码的尊重。
明码标价、诚信经营是商家最起码的底线,耍套路、设陷阱背刺消费者,最终伤害的是经营者的利益和信誉,一不小心还可能踩踏法律的红线。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中明确,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上述商家以“一人份”标价打“擦边球”,其实是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当然,避免遭遇“价格刺客”不能仅仅依靠商家的自律,广大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要擦亮眼睛,埋单前要问清楚价格和服务内容,遇到“价格刺客”时要勇于说不,敢于维权,拿起法律武器切实维护自身的利益。
各级监管部门要行动起来,加大执法力度,对价格欺诈依法严惩,把“价格刺客”关进制度的笼子里。